漢陰縣:夯實基層組織工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實現共同富裕,鄉村振興是必然選擇。今年以來,漢陰縣瞄準鄉村振興主戰場,以深化“三聯”工作機制為抓手,從建組織、育隊伍、抓人才三個方面精準發力,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夯基固本,筑牢鄉村振興“橋頭堡”。一是著力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過硬。開展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鞏固提升,對我縣1個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進行日常督促指導,強化動態管理,定期跟蹤問效,基層黨組織全面過硬保障鄉村全面振興。二是大力推進村集體經濟鞏固提升。以“三聯”工作機制為引領,通過組織領導有力、產業發展多元、多方支持共推的三大舉措,全縣142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完成“消薄”任務,4個村的村集體經濟收益達50萬元以上。今年9月我縣出臺發展壯大村(社區)集體經濟獎勵辦法,以獎勵機制提升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積極性,以村集體經濟全面提升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選優育強,錘煉鄉村振興“生力軍”。一是派強“先鋒隊”。全面落實持續選派要求,優選108名第一書記、188名工作隊員全天候駐村工作。健全常態化駐村工作機制,出臺嚴肅駐村管理工作三大紀律,開展駐村幫扶暗訪督導3次。二是建強“頭雁隊”。采取“選配一批、提升一批、優化一批”的方式持續強化村干部隊伍建設;加大村“兩委”干部致富帶富能力培訓;建立不合格、不勝任黨組織書記調整撤銷制度,不斷提升村干部推動鄉村振興能力。

開源引流,打造鄉村振興“助推器”。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一是強化制度。下發《漢陰縣2022年鄉村人才振興任務分解清單》,穩步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十大工程”,印發《調整明確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分工的通知》,確保鄉村人才振興工作全面規范有序開展。二是人才引進。深化校地合作,持續與中農、西農、西建等10余所科研院校開展協作,柔性引才10人。實施“歸雁”行動,回引投資百萬返鄉人才6人,為基層一線補充行政事業人員104人,計劃引進高層次特殊緊缺人才25人,開展醫學類高層次人才校園招聘,共計招聘醫學類本科畢業生33人。三是作用發揮。持續深化新村民(新鄉賢)作用,我縣新村民(新鄉賢)服務站縣鎮村三級全覆蓋,完善個人檔案,動態建立人員信息庫,激勵有鄉土情懷的市民轉化為“新村民(新鄉賢)”,引導城市人才、資本、技術向鄉村流動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