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聚焦“三個突出”盤活鄉土人才
安康市把鄉土人才作為支撐鄉村發展第一資源,聚焦“三個突出”,集聚鄉土人才創新創業,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能。
突出“造血”強內力。建立鄉土人才庫,統籌推進鄉村教師醫生培訓、村干部能力素質提升、新型農民培育、鄉村工匠培養等基層人才項目,依托黨校、職業院校等培育基地累計培訓返鄉創業帶頭人、群眾致富領路人60余萬人次。發展“歸雁經濟”,回引4萬余名在外人員、優秀青年返鄉興辦2.86萬個經濟實體,吸納10萬余名農村勞動力就近就業。實施“能人興村”計劃,引導鄉土人才創辦專業合作社、領辦農業示范區、開辦觀光文旅園等經濟實體,培育“鄉創客”、“土專家”、“田秀才”等2萬余人,培訓專業人才2.4萬人次。
突出“輸血”聚合力。探索“四統一”模式,因村派人、科學組隊,選派4059名優秀干部駐村幫扶,實現“五類”重點村全覆蓋。推進“一業一站”計劃,建成院士專家工作站60家,集聚院士、博士、教授等498名,打造“一站帶一隊、一隊興一業”發展格局,助推產業迭代升級。堅持“雙千”下鄉,每年選派千名市縣專家、千名科技特派員,深入一線結對幫扶,帶動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村新業態。近年來,王衍成專家團隊選育推廣“陜茶1號”10萬余畝,帶動農民800余戶就業,經濟效益近億元。
突出“活血”添動力。出臺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7條措施、支持返鄉人員創業就業9條措施,持續加大基層人才項目優先支持力度。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優先表彰獎勵基層一線優秀人才,評選表彰95名市“有突出貢獻專家”、125名“金州工匠”、33名“返鄉創業優秀企業家”,兌付人才獎補資金3500萬元。堅持優化鄉土人才服務,精準發放“人才專列”、“人才專窗”、“人才信貸”等政策大禮包,讓鄉土人才留得住干得好,持續激發引領鄉村振興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