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夯實定點幫扶和駐村幫扶職能職責、厘清任務措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鳳縣建立駐村干部、村“兩委”、鎮黨委、定點幫扶單位、縣鄉村振興干部管理辦公室“五同步”管理機制,全面壓實縣委組織部、鎮黨委、村“兩委”、派出單位、駐村第一書記“五方責任”,持續推動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不斷提升定點幫扶和駐村幫扶水平及成效。
建立“五同步”管理機制。駐村干部嚴格落實“五天四夜”工作要求,做到脫產駐村,杜絕“兩頭掛”;全面完成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產業發展、穩工就業、基層黨建等任務,做到鞏固銜接政策、情況、措施、成效、問題和下一步打算“六個清楚”;會同村干部每半年對所駐村的所有農戶至少走訪1次,做到用心用情用力駐村幫扶。村“兩委”做實駐村干部后勤保障,為駐村干部提供必要的生活、住宿、就餐等基本保障;注重調動駐村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做到幫辦不代替、到位不越位;第一書記側重抓整體規劃、綜合指導、統籌協調,工作隊員側重抓政策落實、項目建設、技術指導等。鎮黨委為駐村干部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對駐村工作經費統一管理,專款專用、核報核銷;每月召開1次駐村工作會議,經常性開展談心談話活動,了解思想動態,促進安心工作;及時調閱駐村工作隊成員工作日志、民情日記,全面檢查工作進展、政策落實、制度落實和幫扶成效。定點幫扶單位按年度制定幫扶工作計劃,簽訂幫扶責任書,落實資金、項目、責任“三捆綁”要求,加大幫扶資金投入,實施針對性幫扶項目,開展技能培訓、產業就業幫扶、消費幫扶、助醫助學等幫扶活動,幫助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縣鄉村振興干部管理辦公室做好選派人員審核,根據不同類型村的需要,統籌考慮選派人員各方面條件,對人選進行科學搭配、優化組合;每年至少舉辦1期駐村干部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豐富專業知識、提升專業能力、錘煉專業作風、培育專業精神;同時按照駐村工作隊每年每隊1萬元、第一書記每年每人1萬元標準,積極落實全縣駐村工作經費,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穩步開展。
壓實駐村“五方責任”。縣委組織部和縣鄉村振興局每季度采取“四不兩直”、視頻、實地調研等方式對駐村干部在崗履職等情況,開展督導檢查,督促提升,確保履職盡責。鎮黨委履行駐村干部管理主體責任,進一步夯實鎮黨委副書記直接責任和組織委員的專職專責,每月對駐村干部各項工作開展進行檢查指導,嚴格考勤、請銷假、工作報告、紀律約束等制度。村“兩委”做好駐村干部的日常管理,杜絕出現履職不到位、“走讀式”駐村、長期空掛等情形,每周組織召開1次工作聯席會,總結相關工作,對下一步工作做出分析、安排,做到遇事共商、問題共解。派出單位堅持履行跟蹤管理職責,做到“三個堅決杜絕”(堅決杜絕抽調駐村干部參與其他工作、堅決杜絕未經報告審批私自調換駐村干部、堅決杜絕“一派了之”不聞不問),同時定期聽取匯報,落實通訊、交通等“五項”基本待遇保障,加強對駐村干部關心關愛。駐村第一書記嚴格遵守“十必須、十嚴禁”工作紀律要求,進一步明確“四項職責”、“八項任務”,落實駐村工作各項要求,熟悉村情民情,熟練掌握各項政策要求,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自鳳縣建立“五同步”機制壓實“五方責任”以來,全縣鄉村振興定點幫扶和駐村幫扶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200余個,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8個,2022年80%以上的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將超過10萬元,50萬元以上的村將達到5個,“百萬元”村將突破2個,全面消除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下的村。136名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沉得下、融得進、干得好,先后提拔使用優秀駐村干部73名,“三聯共建”、“五種模式”、“五重保障”、“每村配備鄉村振興專干”等一批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經驗做法在《中國組織人事報》《中國鄉村振興》《陜西日報》等中省媒體刊載交流,鳳縣被確定為全省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試點縣,鳳州鎮榮獲全省鄉村振興示范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