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縣:“四力”齊發助推“四美”共建

今年以來,岐山縣聚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掛圖作戰,多措并舉,壓茬推進,黨建引領奪標“四美”紅旗村創建工作實現質效同增。

深化黨建引領,全力打造“產業美”。始終把黨建引領貫通全域,持續鞏固深化村級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成果,探索把黨的組織設置和黨的工作嵌入產業鏈,不斷夯實農村發展的產業基礎。鼓勵和支持黨員領辦創辦農民合作社、電子商務等,通過設置黨員先鋒崗、示范崗、責任區等,激發黨員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中的示范引領作用。蔡家坡鎮唐家嶺村、安樂村被認定為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億元村。圍繞“一碗面”涉及的面、菜、果、肉、食醋等經濟要素構成,延鏈補鏈強鏈,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做優做強雍川鎮、宋村等20個“一碗面”經濟專業鎮村,建成高標準設施蔬菜園區10個,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34個,累計培育農民合作社671家,“一碗面”經濟入選全省首批鄉村振興典型案例。

統籌兼顧帶動,努力引導“鄉風美”。充分發揮鎮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鄉村思想道德建設、文化建設和各類文明創建活動中的組織動員和示范帶動作用,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大力支持鎮村建設禮儀文化一條街、家風家訓館,舉辦道德講座,設立紅黑榜,開展道德評議等活動,組建黨員干部志愿服務隊開展便民服務,傳播正能量。優化調整紅白理事會,倡導喜事廉辦、婚事新辦、白事簡辦,移風易俗促進村風民風好轉。在黨員干部中開展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為主的“三德”教育,大力傳承弘揚周禮優秀文化,營造崇德明理、尚禮向善、誠信友善、互助幫困的社會新風尚。

夯實基層基礎,著力推動“治理美”。先后舉辦村黨組織書記“頭雁領航”能力素質提升專題培訓班、駐村干部“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能力素質提升培訓班、農村致富帶頭人培訓班、鎮村干部培訓班等,培訓基層干部2380余人次,不斷提高基層干部抓黨建促治理、抓班子帶隊伍、抓發展興產業等能力。堅持定期召開基層黨建現場會,采取現場講、實地看、互相評等形式,相互學習借鑒,促進共同提升,確保看有差距、學有所獲、行有標桿,推動村級黨組織體系建設、能力建設更加完善,領導核心作用更加凸顯,組織力進一步提升。在全縣106個行政村評選表彰12名“金牌”村書記,激勵全縣村干部學有榜樣、創先爭優,實現正向引領、反向倒逼。

凝聚各方資源,奮力實現“生活美”。堅持把鎮村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服務凝聚群眾、教育引導群眾的主陣地,全面推行村民事務村干部“代理辦”、“就近辦”、“貼心辦”等服務,提升群眾辦事便利感。嚴格執行政策,規范操作程序,切實保障離任村干部補貼足額發放。開展以“八清一改”為內容的村莊清潔行動,規范處置生活垃圾,合理規劃栽花種草,做到院外干凈整潔、院內美雅精致,大幅提升村容村貌。圍繞建設“教育強縣”奮斗目標,努力辦好家門口的教育,啟動實施為期三年的教育質量提升行動,助推全縣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大為縣及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定向招聘醫學類本科畢業生,提升基層醫療服務保障水平。建成以主城為節點、鄉鎮為依托、干支相連、長短結合、遍布城鄉的四通八達的客運網絡,被評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