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縣堯生鎮:“黨建+”為電商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數商興農”工程,推進電子商務進鄉村,促進農副產品直播帶貨規范健康發展,完善全產業鏈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宜君縣堯生鎮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按照縣委“134”發展思路,在推進農村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聯系對接實施了“堯生鎮數商興農服務基地”項目,圍繞“黨建引領促振興踔厲奮進新時代”活動,積極打造“黨建+”模式,為數字電商高質量發展注入了“紅色動能”,實現“黨旗蘋果相映紅”。
今年1月到10月,堯生鎮通過電商銷售蘋果12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680萬元。全鎮在線活躍“帶貨主播”10人,線上運營店鋪56家,李亞麗、劉小朋、寇愛芹等“帶貨達人”打響了“堯生蘋果”農產品網絡品牌,數字電商在黨旗的指引下生機盎然、充滿了活力。
“黨建+”筑牢紅色陣地。黨建是數字電商發展的“根”和“魂”。走進堯生鎮數商興農服務基地,“黨建引領促振興踔厲奮進新時代”引人注目。9月,堯生鎮數商興農服務基地建成使用,這14字標語隨著“產品、設備、主播”一起“入駐”,為基地舉旗定向、把舵領航。在基地建設初期,鎮黨委政府創新思維,將“黨建領電商,電商促發展”作為主基調,緊盯黨建工作與農村數字電商發展的契合點,把黨建工作與數字電商發展同謀劃、同推進,牽牢黨建引領“牛鼻子”,切實發揮好黨建“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構建起群眾廣泛參與、優勢農產品推廣銷售、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平臺,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鄉村振興發展新格局。
“支部+”凝聚發展共識。“基地要發揮作用,必須把支部建起來,用支部帶頭探索‘新路子’”,這是堯生鎮黨委書記范東旭常說常講的一句話。
成立支部,懂產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黨員從哪里來?堯生鎮通過集思廣益、匯聚眾智的方式,向各村黨支部、群眾廣泛征詢意見和建議,確定人大代表、“直播帶貨”新農人寇愛芹,政協委員、新型經營主體姜會芳等人,為數商興農黨支部第一批黨員。
10月,中共宜君縣堯生鎮數商興農支部委員會成立,進一步夯實了數商興農支部助力鄉村振興的責任。接下來,數商興農支部一方面堅持在夯實基礎上“做文章”,將標準化建設“抓在手上”,認真落實“三會一課”、黨員政治生日等黨內制度,并簽訂黨員目標管理責任書,組織進行線上線下學習培訓,常態化開展主題黨日、專題報告等活動,汲取奮進力量、凝聚發展共識。一方面,在吸納黨員上用心用情用力,力爭實現從田間地頭到蘋果銷售加工黨員的全產業鏈覆蓋,形成數商興農黨支部優勢特色,并與村黨組織結對,利用數字電商方便快捷的銷售渠道,成熟的網絡運營平臺,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發揮“百品容納”的優勢,提振本地、輻射周邊地區的優質、新鮮的好蘋果等特色農產品銷售,實現“帶農、益農、富農”的初心和使命。
“黨員+”突顯幫帶效應。堯生鎮提出數商興農“151”發展模式,“5”即電商直播全覆蓋、冷鏈倉儲全覆蓋、物流服務全覆蓋、新農人培訓全覆蓋、產業鏈培育全覆蓋,“人才”為“5個覆蓋”的核心。
堯生鎮以“黨員+”方式,探索實踐“頭雁帶雛燕”的人才培養模式,數商興農黨支部廣泛接收在農業農村農民中政治素質過硬、事業心責任感強,具有奉獻精神、工作實績突出、群眾工作能力強、口碑好的“頭雁”,培養儲備在蘋果產業種植、管理、存貯、分揀、包裝、銷售、加工全產業鏈上的“雛燕”,實現蘋果全產業鏈“頭雁領航、雛燕跟飛、群雁齊追”的目標。
延伸觸角,激活“神經末梢”。探索建立“項目實踐幫帶”,將黨員“幫帶示范崗”制度牌、幫帶責任人立在田間地頭,張貼在企業、合作社的制度公示欄,推動“頭雁”黨員把課堂設在鄉村振興、服務群眾等陣地前沿,讓幫帶對象在實戰實訓中增長本領,并將能力突出、充滿活力的“雛燕”作為黨員發展的人才儲備、予以優先考慮,充實數商興農黨支部力量,為堯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
下一步,堯生鎮將持續在新業態、新領域黨員管理工作上開啟全新探索,通過支部規范化建設、新業態新領域新階層黨支部的打造,努力實現黨建與蘋果產業全鏈條高質量融合發展促鄉村振興的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