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高新區:建強基層組織賦能鄉村振興

渭南市高新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黨建引領,全力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不斷提升村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一是筑牢基層基礎,凝聚發展合力。開展街道及村“兩委”換屆“回頭看”,黨工委班子成員帶隊赴所有街道、村走訪調研,排查整改問題11件,鞏固換屆成果。以“百日攻堅”行動為抓手,開展回訪調研和分析評估,通過“以評促建”全面提升村級黨組織建設規范化水平。強化村干部考核問效,落實省市標準化示范村等村“兩委”班子獎補措施,提高村干部責任心和能動性。強化“五類村”駐村幫扶,落實“四個捆綁”責任,管好用好7名駐村第一書記,抓黨建聚民心、抓項目謀發展、抓幫扶惠民生。穩步推進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排查整頓,定期評估、確保實效。

二是建強干部隊伍,找準發展方向。印發《關于加強對村干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管理監督的若干措施》,制度化引導村干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履職盡責、擔當作為。舉辦全區黨務干部培訓班,分層次對村“兩委”干部進行全員培訓,不斷提升村級帶頭人能力水平、拓寬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視野。擴大村級后備干部“蓄水池”,推動農業專業人才到鄉村振興一線貢獻才智。充分運用“黨建+”模式,立足“一村一策一產業”發展思路,不斷加大資金、項目、政策等投入力度,全力支持52個村級集體發展設施蔬菜、農副產品加工、倉儲物流等特色產業。

三是壯大集體經濟,提升發展實效。完善“一村一專家”“一村一律師”“村企結對”等措施,采用“黨支部+”“企業+”“合作社+”產業模式布局發展特色產業,協調25個企業與村結對聯建,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5個村年收益突破50萬元。布王村按照“黨總支+公司+農戶”的模式,運營集農產品包裝、儲藏、冷凍、保鮮于一體的農村集體經濟實體,全年收益大幅提升。南焦村發展渭南君邇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實現了本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務工的愿望。東風村形成“集體經濟+村干部+農戶”聯結機制,集體產業發展中解決就業32人。馬渡村自籌資金,流轉700畝河灘地,建立了村級示范產業園,發展經濟作物種植、農產品加工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