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奮進讓明天的中國更美好 ——習近平主席新年賀詞在我省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我們要一往無前、頑強拼搏,讓明天的中國更美好。”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深情而堅定的話語,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傳遍祖國大地,溫暖人心、催人奮進。我省干部群眾紛紛表示,要迎著2023年的朝陽,昂首闊步奮進新征程,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習近平主席的新年賀詞鼓舞人心,催人奮進。陜西自貿試驗區自揭牌以來蓬勃發展,累計形成692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33項在全國復制推廣、83項在全省復制推廣。”省商務廳自貿綜合信息處處長楊小寶說,“2023年,我們將繼續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以提升制度創新系統性集成性、提升制度型開放領域和途徑、提升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提升開放平臺融合發展、提升營商環境吸引力、提升產業聚集規模和質量、提升復制推廣工作成效、提升要素資源保障服務水平8個方面為抓手,全面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高質量推進‘絲路自貿’‘科創自貿’‘農業自貿’建設,為陜西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
“聆聽了習近平主席的新年賀詞,我心潮澎湃、很受鼓舞。家鄉的變化如過電影一般在我的腦海中閃現。”韓城市孟一溝花椒核桃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維林說,“通過種植花椒,孟一溝村的鄉親們拔了窮根,吃上了‘椒香飯’,走上了致富路。通過踐行綠色有機發展理念,推廣綠色、有機花椒標準化栽培技術,我們種植的‘大紅袍’花椒成為全省唯一通過國家有機認證的花椒產品,為花椒產業可持續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徑。作為鄉村致富帶頭人,我會繼續帶領鄉親們在綠色、有機花椒種植發展之路上行穩致遠,把產業做大做強,不斷擦亮韓城有機花椒品牌,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助力鄉村振興。”
小麥育種專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吉萬全說:“習近平主席的新年賀詞真摯而又深情,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奮。新年賀詞中提到,面對全球糧食危機,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了。糧食增產豐收始終是我們農業科技工作者奮斗的目標。2022年,我們積極推廣‘西農511’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目前,‘西農511’小麥新品種在陜西、河南、安徽、江蘇等地已累計推廣超過2000萬畝。團隊持續以小麥生產需求為導向,在保持綜合抗病性好和品質優良的基礎上,提高豐產性和水肥高效性,選育優質強筋抗病綠色的新品種;加快常規育種與全基因組選擇、轉基因、基因編輯等生物育種技術的結合,推動小麥育種從高產優質向綠色高效發展,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科研力量。”
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宋江選說:“習近平主席的新年賀詞飽含深情,語重心長,催人奮進。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進程中極為重要的一年。我們勝利召開了黨的二十大;我們糧食喜獲豐收,保持就業、物價穩定;我們因時因勢優化疫情防控策略,最大程度守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祖國必將更加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必將更加美好。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將傳承西遷精神,立足自身特長,面向國家儲能產業重大戰略需求,堅持走‘產學研用’深度融合道路,力爭在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塑造新能源汽車和規模儲能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不負時代,不辱使命。”
“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提到,今天的中國,是賡續民族精神的中國。2022年,我自發參加了重慶山火救援,和數以千計來自全國各地的熱血青年以及各方救援力量一起,筑成了一道道抵擋火災的‘生命之墻’。哪怕是在最危險的時候,大家仍然拼盡全力守護家園,我想這就是對民族精神的生動詮釋。”在重慶山火中“蹈火出征”的“90后”寧陜小伙阮恒說,“參加重慶山火救援的經歷,對我來說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每當想到救援現場一幕幕守望相助、舍生取義的場景,我就倍增前行信心。2022年,我回到了家鄉寧陜,和家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了民間應急救援隊,開展山林走失搜尋、水域救援、安全知識普及等工作。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努力,打造一支救援技能過硬、人人都有專業救援知識的隊伍,號召更多青年一起為守護家鄉安寧貢獻力量。”
參加2022年北京冬奧會雪橇女子單人和團體接力比賽的陜西籍運動員王沛宣說:“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說,明天的中國,希望寄予青年。2022年,我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站在北京冬奧會的賽場上。新的一年將是新的開始,我要時刻提醒自己,在遇到困難時不畏懼,面向未來充滿朝氣和希望。作為一名運動員,我將嚴格要求自己,堅定理想信念,不懼困難、勇于創新,刻苦訓練、頑強拼搏,在生活和訓練中磨礪自我、提升自我,不斷激發自我潛能,提升競技實力,在奮斗之路上綻放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