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強縣:構建平戰結合基層治理組織體系
今年以來,寧強縣以做優做實網格黨建為抓手,扎實推進平戰結合的基層治理組織體系建設,將支部建在網格、干部下沉一線,構建了政令暢通、執行有力、平戰結合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民生福祉持續增進,治理效能實現躍升。
健全組織體系,確保政令暢通
黨組織統領下的網格組織體系,是網格化管理的骨架和靈魂。
科學劃分網格。堅持全覆蓋、無重疊原則,以小區或若干樓道為單位,把縣城主城區11個村社區劃分為148個網格,明確網格四至邊界和包聯縣級單位,落實網格員,將黨建、疫情防控等工作納入網格一網管理。
搭建組織架構。堅持把支部建在網格,以村社區黨員干部、下沉黨員干部和網格內黨員義工、志愿者等為主體,在148個網格中有序成立了148個臨時黨支部,配備黨支部書記,落實辦公場所,統一懸掛黨旗,明確工作職責,構建了黨組織統一領導,各方參與的網格治理共同體。
健全治理體系。構建村社區“兩委”負責人—網格黨組織負責人(物業負責人)—網格長(網格員)—樓棟長—單元長—分樓層長—樓層長“七級治理體系”,實行一個網格二名網格員、N名樓長的“1+N”配備模式,推動關口前移、觸角延伸、力量下沉。
強化隊伍建設,確保執行有力
網格化管理的關鍵在人、引擎在黨員,把人抓好了、把黨員抓活了也就抓住了成事的根本。
壯大網格隊伍。堅持專兼結合,為每個網格配備2名網格員,第一網格員由村社區干部擔任,第二網格員由包聯單位干部兼任,優先推薦黨員擔任。用好“雙報到”工作機制,以黨員為主,發動退休干部、退役軍人、在職干部等群體擔任樓長等,先后組織引導1160名機關干部和網格內黨員干部主動參與疫情防控、社區治理等各類服務活動。
理順崗位職責。制定網格工作事項清單,明確網格員四項職責和下沉黨員干部八項任務,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開展“干部下沉、強網賦能”活動,縣級領導帶頭包聯11個村社區,組織縣直部門單位包聯148個網格、1160名黨員干部職工、民警、醫護、志愿者下沉村社區聯系服務12812戶55834名群眾,有效解決村社區人員力量不足問題。
強化素能提升。聚焦“全科”能力需要,建立網格員、下沉干部常態培訓機制,圍繞網格服務事項和平時、戰時工作任務,組建村社區網格黨員干部工作微信群,邀請專家教授、業務能手線上授課,優秀網格員現身說法,提升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突出雙向融合,確保平戰結合
網格化管理重在融合,只有建立平戰結合機制,才能持續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根據常態化疫情防控任務和戰時應急處置要求,將3200余名縣直部門單位黨員干部編入網格,明確職責分工。
堅持平時抓聯系抓服務抓常態。健全“接訴即辦、分級處置”網格運行機制,推行群眾點單、網格派單、干部接單“三單”工作法,優化辦理流程,提高辦結效率,快速高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堅持戰時抓穿透抓集結抓支援。根據個人意愿和專業特長,將網格內下沉干部、黨員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提前編入核酸采樣、人員管控、小區執勤、物資配送等應急工作組,遇到疫情等突發情況時就地轉為應急力量,迅速參與突發事件處置。在網格微信群組織下沉干部線上學習,讓所有人員明確崗位職責和分工,清楚疫情防控等應急狀態下如何開展工作。建立“村社區—網格—工作組”三級應急指揮體系,確定網格召集人和工作組長進行日常聯絡服務,確保緊急情況下“網格吹哨、快速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