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鳳翔區:打出黨建引領“組合拳” 畫好城市治理“同心圓”

陜西先鋒網

近年來,寶雞市鳳翔區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城市基層治理的“動力引擎”,錨定“四型”社區建設目標,堅持硬件上臺階,軟件再提升思路,有效將組織優勢轉化為城市基層治理效能優勢。

突出一個核心,黨建引領“強起來”。突出黨建引領,將“四型”社區建設作為“區委書記項目”,成立區委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召開工作推進會,印發“1+4”實施方案。推行責任單位聯席會議、現場調研、周報等制度,建立任務清單,采取“紅黃綠”三色預警機制,提升建設成效。同時,將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年度考核、述職評議,并作為對單位主要領導工作實績評價的重要依據,著力解決體制、管理等突出問題,全力推動“四型”社區建設。

建立兩個機制,凝聚合力“抓起來”。建立領導包抓機制。建立區鎮領導包抓機制,區委常委直接包抓社區,鎮領導班子成員直接聯系網格,每個月至少調研走訪一次,研究重大問題6個,協調解決“老大難”問題10多個。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建立由政法、民政、住建、市場監管等26個部門為責任單位的治理聯動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推行“十小自治”工作法,完善調解體系,加強社區治安防控,落實“三官一律”進社區,“雪亮工程”、“天翼看家”全覆蓋,住建、司法等部門融入社區物業管理,形成多方聯動的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

落實三重保障,治理能力“提起來”。強化組織保障。增強社區黨組織為民、便民、安民功能,在社區9家物業服務企業中成立黨支部,派駐黨建指導員6名,在無物業小區組建物業管理委員會55個,在“三無小區”成立小院自管會22個,開展社區黨組織帶領下的居民自治。加強人員保障。建立社區后備人才庫,下沉事業干部12人,選聘工作人員32人,為城關鎮調劑增加事業編制充實社區工作力量。落實經費保障。將每年社區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和辦公經費由10萬元提高到20萬元,區級財政拿出300萬元專項經費支持“四型”社區試點,確保工作有效開展。

用好四支隊伍,作用發揮“實起來”。抓社區干部能力提升。組織外出學習5次,舉辦“四型”社區建設干部能力提升培訓班,開展大討論活動,為社區干部集中賦能。抓在職黨員作用發揮。依托全市“雙報到”系統,組織在職黨員、公職人員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創建、疫情防控等重點任務,先后解決群眾“三心事”200余件。抓志愿服務傳遞愛心。組建紅色互助、綠色環保、藍色平安、黃色普法、紫色文藝“五色志愿服務隊”,根據群眾需求,開展志愿服務活動30余次。抓網格隊伍兜底保障。建立健全五級網格體系,配備網格員379名,設置了以退休干部、小區黨員為骨干的網格黨小組長22個,在疫情防控、矛盾排查、文明城市創建等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打造五個平臺,多元服務“活起來”。打造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便民服務平臺。設立便民服務大廳一站式辦理,設置黨群活動室、紅色議事廳、心靈驛站、圖書閱覽室等功能室15個,建成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開辦老年大食堂,為轄區老人提供食宿、休養、醫護等服務。打造小區黨群服務站點特色服務平臺。按照“15分鐘便民服務圈”要求,打造“一米陽光”、“同心苑”等3個小區黨群服務站,延伸社區“一站式”辦理、“一次辦結”事項,提高便民服務水平。打造智慧信息系統綜合服務平臺。安裝顯示大屏、自助服務一體機、小區智慧門禁,實現業務線上線下快捷辦理。通過“社美鄰親”系統征集群眾需求、發布社區服務項目、宣傳各項惠民政策,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打造社會工作協同服務平臺。設立南環路社區社工服務站,配備專職社工人員,引進社會組織,提供組團式、專業化服務,提高群眾滿意度。打造街道黨群驛站延伸服務平臺。在街道人流聚集區建成綜合黨群服務驛站4個,為群眾提供愛心雨傘、手機充電、臨時休息、便民藥箱等服務。


時間:2023-02-10 11:20:42 來源:寶雞市委組織部 閱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