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陽市:“三聯”強“三力”助推農村黨建提效能

陜西先鋒網

近年來,旬陽市緊緊圍繞強化農村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不斷深化“三聯”工作機制落實,促進農村黨支部組織力整體提升、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民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支部聯建,提升組織力。緊盯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要求,結合村級黨組織“兩強一好”示范體系建設,打破地域、行業限制,通過“城鄉聯、村村聯、村企聯、區域聯”,共辦支部活動、共商發展策略、共建先進支部,堅持把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全市112個幫扶單位與188個重點鄉村黨支部開展“城鄉聯”,共享黨建工作信息,交流黨建工作經驗,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呂河鎮發揮省級標準化示范村秦家塔村引領作用,與桂花社區開展“村村聯”,建強建好聯建支部;紅軍鎮紅軍村與國網安康供電公司開展“村企聯”,建成安康市首家“電力愛心超市”,開展“黨員示范戶”評選,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棕溪鎮王院村,發揮“鄉村振興學堂”作用,與姚溝村、黃土村開展“區域聯”,帶動聯建支部工作提質增效。

產業聯盟,增強支撐力。堅持“支部引領、市場主導、村企合作、集體承載、群眾參與”的原則,按照業相近、強帶弱、富帶貧、大帶小共同發展思路,實行“抱團”發展,進一步提升應對和防范市場風險的能力。紅軍鎮上馬村與廟灣村通過“異地建園”共建基地,改造老茶園1500畝,有效提高了資源要素配置效率;雙河鎮采取“黨支部+農業園區+農戶”模式,以綠富地產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帶動早陽、卷棚等村以集體經濟方式發展稻田養魚1500畝,實現村企戶三方聯動,合作共贏;仁河口鎮王莽山村、水泉坪村、橋上村探索“黨支部+村集體經濟+稻油輪作種植合作社”模式,規劃種植彩色油菜、彩色水稻,形成巨幅彩色油菜稻田畫,打造旅游觀光“網紅”打卡地。

資源聯享,激活驅動力。以產業聯盟為基礎,立足村集體與群眾個體同增收、共富裕,建立股份化、協作化、多元化利益共享模式,打造村集體、企業、群眾利益共同體,找準資源聯享公約數,暢通資源共享渠道,優化資源配置。蜀河鎮龍頭嘴社區依托標準化就業服務中心和社區工廠,加強與村級勞務公司及63家穩定企業的協作,暢通信息、人才等資源貫通渠道;呂河鎮冬青村利用冬青獅頭柑品牌,通過“飛地”形式,與險灘村實現土地資源聯享,壯大村集體經濟;麻坪鎮錢河梁村以“歸雁經濟”招商引資懇談會為契機,吸引投資300萬元,建設生產廠房2500平方米,帶動150余人就業;銅錢關鎮雙河村依托村股份合作社和長勢好公司、太極茶公司,帶動銅錢、孫家坡等村發展蜂蜜1150筒、水稻1100余畝、茶葉500畝。


時間:2023-03-01 11:00:25 來源:安康市委組織部 閱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