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皋縣:支部強了產業興

陜西先鋒網

2023年2月21日,記者見到熊貽新時,他又蹲在5、7號樓下水道檢查井邊,查看排污管網有無異常,“通過這大半年觀察,沒發現問題!”熊貽新說。

熊貽新是陜西省嵐皋縣民主鎮下河壩安置小區黨支部書記。去年7月,他和支委委員陳知雙例行檢查小區公共設施時,突然聞到一股強烈的糞臭味,方向就在5、7號樓間,一走近,才知道是來自7號樓一樓吳天交家。

吳天交一家都在外務工。熊貽新和陳知雙一邊給鎮領導匯報,一邊聯系持有吳天交家鑰匙的吳軍順打開門。開門一看,發現廁所里糞污物回流,屋里污穢不堪。這時,鎮上請來的專業人士和設備趕到,熊貽新、陳知雙與工人分頭負責,一邊疏通堵點,一邊清理吳天交家,很快,排污管道恢復暢通,4天之后,吳天交家的保潔工作完成。

2019年,民主鎮明珠社區下河壩移民安置小區建立,共搬來群眾2127戶6501人,其中黨員34名。面對大幅增加的人口后續管理、服務問題,尤其是融入、就業問題,社區已明顯感覺力不從心,鞭長莫及。

這一現象,也是全縣普遍情況。為此,縣、鎮決定,在下河壩安置小區設立黨支部,歸口明珠社區黨總支管理,支部書記、委員均從搬遷來的黨員中產生。

“下河壩安置小區黨支部,每年要為群眾解決數百件操心事、煩心事,包括就地為群眾申請臨時救助、低保,維修設施、繳納社保、化解矛盾糾紛。”民主鎮黨委書記張文說。

近年來,嵐皋縣按照群眾在哪里、產業在哪里,黨建工作就開展到哪里的思路,聚力社會主要矛盾和政府中心工作,結合實際充實基層黨組織,助推經濟社會發展。

嵐皋在充實基層黨組織中,既有“分支”,也有“總支”。四季鎮楊家院子聯建片區黨總支就是其中之一。

楊家院子是集農家餐飲、休閑觀光為主的國家AAA旅游景區,地界跨長梁、月壩、天坪3個村,共有60個市場主體,長期以來,一直生意火爆。

為避免各自為戰,實現優勢互補,鎮上設立囊括長梁、月壩、天坪三個村的楊家院子聯建片區黨總支,主要在產業、用工上進行統一組織、協調、布局。

“一是達成了共識,確定了各自發展重點。各村不再提倡分散發展農家樂,整個區域就集中打造楊家院子鄉村旅游群;二是根據這一共識,列出了楊家院子每年所需原材料種類、數量;三是根據這些產品種類、數量確定了各村發展產業的項目、面積;四是根據這些重點落實各村黨支部、村干部的工作責任?!彼募炬傸h委副書記、楊家院子聯建片區黨總支書記張志國介紹。

“我們算了一下,整個楊家院子農家樂和食品加工企業,每年需要生姜、花椒、大蒜、大豆、油菜、蜂蜜、香椿、辣椒等原材料100萬斤,總種植面積約需1000畝,黨總支就根據這一情況,協調天坪村重點發展香椿200畝、長梁村重點發展油菜100畝、月壩村重點發展辣椒100畝,并輻射帶動周邊4個鎮12個村發展各類蔬菜500畝。”楊家院子聯建片區黨總支副書記楊文芳介紹。

“以前,種啥都是‘一窩蜂’,種出來的東西賣不完,能賣得的東西又沒人種。今年不同,我種的3畝油菜、2畝辣椒,都是楊家院子黨總支聯系的,再也不擔心這個問題了!”四季鎮天坪村村民冷忠禮說。

嵐皋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妮娜介紹,截至目前,全縣按照“支部建在服務里”的思路,共增設8個小區黨支部,按照“支部興在產業上”的思路,設置5個聯建片區黨總支,村與村、村與企業通過聯盟聯建聯享,發展魔芋、茶葉等現代農業園區31個,帶動村民戶均增收2000余元。


時間:2023-03-01 11:02:03 來源:安康市委組織部 閱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