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市:“四類人才”賦能鄉村振興

近年來,彬州市緊扣鄉村振興需要,聚焦“四類人才”,堅持引育并舉,壯大鄉村人才隊伍,積極營造識才、重才、敬才濃厚氛圍,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聘請“專業人才”。選派121名行業人才,分別組建農業、教育、醫療、科技、文化、電商、司法等專家人才服務團,深入基層一線開展鄉村服務活動,開展各類技術培訓和服務指導60余場次,惠及群眾1.2萬余名。堅持產業振興與專業人才振興協同發力,依托優勢產業,建立特色產業專家工作站7個、現代設施大棚種植人才驛站1個,吸納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校專家駐站,聘請咸陽市園藝站站長查養良等專家開展技術攻關、人才培養、技能培訓等。

培育“鄉土人才”。依托彬州市鄉村振興學院,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種養大戶等為主要對象,以農業實用技術為主要內容,開展現代農業技術、公共信息服務和特色產業發展培訓,三年內累計舉辦各類實用人才培訓班30期100余班次,培訓2萬余人次。充分利用現有培訓資源,5年內計劃培育1000名高素質農民。鼓勵農民工、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農村實用人才等創辦領辦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創建“特色產業專家工作站”,開展應用技術推廣和生產指導服務,培養造就一批能夠引領一方、帶動一片的“鄉土人才”。

用好“頭雁人才”。充分利用村“兩委”班子換屆有利契機,堅持“雙好雙強”選人標準,吸引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外出務工人員、產業致富帶頭人等優秀人員回村任職,不斷優化村干部隊伍結構。目前,共有262名大學生進入村“兩委”班子。持續向67個鄉村振興示范村、脫貧村、黨組織軟弱渙散村選派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199人,加強對駐村人員管理、考核工作,確保駐村人員發揮作用。評選出首批突出貢獻鄉村振興“土專家”“田秀才”6人并發放人才津貼,進一步形成重才用才的濃厚氛圍。

回引“返鄉人才”。以“人才興咸創新發展”暨彬州第三屆發展大會為契機,邀請高校院所、專家人才來彬搭建交流對接平臺;制定《彬州市黨委(黨組)聯系服務專家人才實施方案》,強化與彬州籍在外人士聯系,建立45名在外專家人才信息資源庫,成功吸納30余名在外優秀人才興辦實業、反哺家鄉,聘請20余名在外專家教授、知名人士、成功企業家為彬州招商大使和鄉村發展顧問,先后提供有價值信息100余條,簽訂項目合同8個,引進資金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