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雁塔區:“三強三助”實現城中村治理新提升
雁塔區緊盯城中村治理難題,以“三強三助”為抓手,將城中村黨建工作和基層社會治理同步考慮同向發力,使城中村治理實現新提升。
強化引領,三大工程助跑鄉村振興。一是實行固本強基工程。通過建立街道黨校、創新教學模式,扎穩干部隊伍這個“框架”,漳滸寨街道探索推出“菜單式教學、考核制管理”模式,破解農村干部后繼乏人難題。采取擂臺比武、心得展評等方式,打好理論武裝這個“地基”。電子城街道開展“三比三爭三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大比武”擂臺賽,引導村(社區)黨組織以比促干、以賽促優,進一步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二是實行黨群連心工程。以實現“唱響‘共’字訣,幸福‘鄰’距離”為目標,鼓勵轄區黨代表和群眾參與基層治理。利用街道黨代表工作室,將119名省、市、區生產和工作一線黨代表編組到相應工作室,選取條件合適的城中村,試點開展“黨代表連心”活動,通過“走訪交流,深入了解,共同提升”,形成全區黨群連心聯建良好局面。三是實行待遇保障工程。村干部補貼實行“三崗十八級”制度,建立了村干部補貼與村干部任職年限相匹配、與履職貢獻相對等的穩定增長工資報酬體系,打破了原有的工資一成不變的傳統。
建強機制,三項制度助力基層治理。一是健全民主協商機制。抓實城中村“大黨委”建設和聯席會議制度,完善共駐共建工作機制。電子城街道創建“街道6+X大黨委”黨建共建聯席會機制,由就近5至7個社區(村)和駐地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組成,每月召開一次黨委工作議事會,研究群眾關注度高的問題,在城中村“三電治理”、文明城市創建及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二是建立三級聯系包抓機制。建立1名街道領導班子成員聯村、1名街道干部包村、1名“萬千干部”駐村的“三個一”包抓機制,因村施策推進城中村治理工作。區街領導定期調研“千企聯千村”共建村,邀請農經部門指導回遷村發展物業經濟,促進村民就業同時增加股份分紅,讓村民實現“雙收雙贏”。三是建立入戶走訪問詢機制。建立固定走訪、專項走訪、日常走訪三類模式,針對村內重點人群、外來租客、轄區商戶等群體,定期開展矛盾風險“拉網式”排查,重點關注舊村改造工作推進中產生的矛盾信訪投訴,落實矛盾糾紛專人跟蹤制,及時開展調處化解工作,確保臺賬清,聯絡勤,服務明。
加強融合,三大行動助推互聯共建。一是開展“兩新聯村”行動。以“兩新聯鄉村·黨建促振興”活動為載體,分類組織有意向的兩新組織黨組織與村黨組織開展結對共建。陜西仁泰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黨支部與吉祥村黨支部開展主題為“黨建聯建聚合力 攜手共建促發展”座談交流活動,促進雙方實現結對聯建、黨建聯抓、資源共享。二是開展“萬千領航”行動。持續深化“萬千行動”質效,對長期駐村的干部進行考核,通過個人述職、街道初評,區級相關部門綜合評定,評選出一批示范作用好,群眾廣泛認可的先進典型,作為個人評先評優、提拔使用、晉升職級的重要依據,進一步激勵下派干部到農村基層一線干事創業的熱情。三是開展在職黨員雙報到行動。區級機關各部門和全體在職黨員按照《結對共建村一覽表》及時到村報到,主動認領志愿服務事項,根據群眾生產生活需求和實際問題,開展疫情防控、環境清潔、幫扶慰問、科普宣傳、法律咨詢等志愿服務活動,發揮自身職能優勢,以實際行動充實基層治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