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縣:“四聚焦”做實兩新組織發展“新文章”
為推動“三個年”活動走深走實,宜君縣堅持黨建引領,聚焦素能提升、群眾滿意、人才引育、難題紓解,用好用足政策,搶抓有利機遇,推動問題高效辦理,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拓寬兩新組織發展渠道,推動兩新組織發展提質增效。
聚焦形式創新,提升隊伍素能。圍繞打造一支素質優良、敢拼敢干的優秀兩新組織隊伍,持續深化理論武裝,強化政治引領,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作為學習教育培訓的“必修課”,堅持縣上抓示范、成員單位抓專題、鄉鎮(街道)抓全員輪訓的方式,綜合運用講座式、座談式、情景式、互動式等形式,打造“指尖課堂”“榜樣課堂”“板凳課堂”“田園課堂”,抓好黨組織書記、非公企業出資人、社會組織負責人和黨員隊伍教育培訓。通過主題宣講、專題輔導等形式,深入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進行時事形勢、經濟發展、經營管理、就業、產業、技能等教育培訓,開展相關培訓40余期??h工商聯舉辦全縣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暨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培訓班,不斷增強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對黨的領導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進一步提振干事創業的信心。以“宜商之家—親清會客廳”為平臺,定期召開政企座談會、企業家講堂、青年企業家沙龍,加強企業家隊伍思想建設,弘揚企業家精神,提升企業家綜合素質能力。
聚焦群眾滿意,提升服務質效。宜君縣以“一件事一次辦”為目標,以群眾和企業需求為導向,轉變服務理念,探索服務模式,堅持小口切入、多點發力,積極推行“網上+熱線”服務。對政務服務事項再梳理,夯實“一網通辦”基礎,全力推進“一網通辦、事項聯辦”,經營主體注冊登記線上申請、全程網辦,提高政務服務網辦率。以企業、社會組織需求為導向,提供全程免費幫辦代辦、延時辦結等一系列服務,著力構建“線上幫辦+全程代辦+聯動服務”創新模式,開設企業幫辦代辦窗口,提供“全代辦”服務,實行工作人員兼職幫辦代辦制,共幫辦代辦事項600余件。不斷規范便民服務中心、服務站和服務大廳窗口行為,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全縣累計新注冊企業249家、新注冊合作社14個,共節約開辦成本13萬余元,事項幫辦代辦已完成申請81件,完成率100%。目前,已有1548個事項實現“掌上通辦”,“跨省通辦”事項已完成200項。
聚焦精準引育,厚植人才沃土。切實抓好懂經營、善管理、有績效的企業家的培育、激勵和保障,健全經營管理人才引進、培養、使用的長效機制。加快培育我縣企業經營者人才市場,健全完善人才評價和咨詢服務,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服務,促進不同企業之間、不同區域之間優秀管理人才的合理流動。發揮行業領軍人作用,把就業、產業、技能培訓等向基層延伸、走進家庭,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吸引更多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就業。建立有關部門與兩新組織聯席會議制度,及時掌握人才資源的變化和發展需求。按照全市“吾銅引鳳”人才專項行動的部署,堅持按需引才,對接重點企事業單位,收集發布高層次、高技能人才需求目錄,開展百企百校行活動,赴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西安航空大學等高校開展專場招聘會,已達成就業意向高技能人才8人。為緩解民營企業“用工荒”,幫助縣域內勞動者實現就業,舉辦了“民營企業專場招聘會”,為企業搭建供需平臺,同時為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脫貧勞動力、登記失業人員、農民工等提供就業渠道,多措并舉搭建好求職者與企業的“暖心橋”,進一步實現穩就業、保就業、促就業,用實際行動助力就業工作上臺階上水平。
聚焦難點堵點,助力紓難解困。相關業務單位結合“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要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積極主動高效服務,用心用情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制定年度服務民營企業事項清單,組織開展座談交流、走訪調研、聯誼互訪等活動,面對面了解企業訴求,實打實幫助企業解困,助推企業創新發展。建立“線上線下”問題征集機制,利用日常聯系、座談交流等途徑,廣泛征集民營企業發展存在的困難問題。設立“民營企業建言熱線”,開通“建言獻策直通車”,暢通民營企業意見征集渠道,及時收集整理民營企業意見建議。建立企業問題辦理專報工作制度,按照“企業家問政,業務部門答復,統戰部工商聯跟蹤督促,辦理成效反饋,企業家評價”的工作流程,以“問題征集、研判、督辦、解決、反饋、評價”閉環管理工作機制,扎實推進企業問題解決制度化、清單化、實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