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縣:筑牢鄉村振興人才基石

近年來,白河縣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牢牢把握黨管人才這一根本,圍繞“頭雁”領航、產才融合、組團服務,探索出加快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新路徑。

強化黨建引領,配強鄉村振興“領頭雁”。以“拓寬渠道、配強隊伍、提升能力、優化結構”為目標,配強鄉村振興“領頭雁”。選配874名素質高、能力強、能干事的人才擔任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18名基層一線實績突出干部選任到鄉鎮重要崗位,選派110名專業人才服務基層、發揮作用。實施帶頭人隊伍優化提升行動,線上線下集中培訓村(社區)干部509名,推薦3名村干部參加學歷提升,舉辦村(社區)黨支部書記鄉村振興“擂臺比武”,不斷提高村干部綜合素質。加強村級后備力量培養,探索推行“導師幫帶制”,培養村級后備力量256人,做到動態管理,備用結合。

突出產才融合,筑牢鄉村振興“硬底盤”。建立“農業專家+農業院校+‘土專家’或行業‘能人’”的高素質農民教育工程師資庫,采取定制化培養模式分類分層培育認定高素質農民756人。通過院地共建、產才結合、訂單式培養800名懂市場、會管理、善經營的領富帶富“土專家”和創新創業帶頭人。深化拓展“三聯”工作機制,建立村企聯盟黨委2個,全面推進村級集體經濟與龍頭企業、合作社聯合發展機制,形成多條農企利益聯結,吸引30個農科企業、256余名鄉土人才向產業園區聚集用功,帶動536家合作社,234個家庭農場參與全縣產業鏈經營,解決就業8000余人。

加強組團服務,激發鄉村振興“動力源”。以干部人才“組團式”幫扶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為契機,組建茶葉、生豬、中藥材等5個產業協同配合小組,選派40余名技術骨干人員參與配合科技特派團開展工作。圍繞產業技術指導服務、品種引進推廣、技術瓶頸攻關、本土人才培養、農業產業功能拓展等5項重點任務,開展技術指導服務204次,舉辦專題培訓16場次,引進新品種4個,示范推廣新技術5項,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20余件,協助引進生豬養殖技術場長1名,培育本地專技人員70余人,培訓各類產業園區業主、經營主體、種養殖戶32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