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縣:創新五項工作機制破解黨員教育難題
近年來,潼關縣積極探索基層黨員教育管理新模式,創新實施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星級管理、雙色預警、處置幫教、關懷幫扶“五項工作機制”,為基層不同群體黨員干部提供多個“充電蓄能”新陣地,實現了黨員教育管理有形化、常態化、長效化。
建立常態化培訓機制,推動集中教育向經常教育延伸。堅持線上與線下教育相結合、集中培訓與日常教育相結合,從嚴從實抓好黨員教育培訓,不斷增強黨員隊伍整體素質。建強培訓陣地。針對村級黨員人數多、居住分散、流動性大的特點,以縣委黨校為主體,建立5個鎮街黨校,28個村(社區)教學點,方便黨員參加學習培訓,打通黨員教育培訓“最后一公里”。注重分類施策。根據不同領域和群體特點精心組織培訓。開設“金城大講堂”,科級領導干部集中學;開辦干部“夜校”,機關干部拓展學;組織“小板凳課堂”,村級黨員群眾流動學。結合黨員遠程教育平臺、微信公眾號等載體,創新采用網絡直播形式,實現了千名黨員聽黨課,黨員全覆蓋。豐富培訓載體。除傳統課堂培訓外,采取送課下基層、書記講黨課、主題黨日等生動鮮活的形式,邀請班子成員、老黨員、先進模范、“土專家”等擔任授課老師,開展案例式、研討式、體驗式、情景式教學,增強培訓吸引力和感染力,讓干部教育培訓真正“活”起來。
建立星級化管理機制,激發基層黨員干部“追星”熱潮。以1號“主題黨日”活動為抓手,結合日常表現實行評星管理,使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定有刻度標尺、干有方法步驟、評有參考依據。精準分類,明確“管理誰”。縣委組織部將全縣黨組織細分為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村(社區)、“兩新”組織三大領域,圍繞各領域內黨員年齡、身體狀況、工作崗位等因素,把黨組織關系在潼的所有在職在村(社區)黨員、流動黨員和新接收的預備黨員作為星級管理對象,實現全覆蓋。細化內容,明確“如何管”。各黨支部結合黨員人數和分類實際制作黨員星級管理實時質量圖,實行一月一評一貼星。設立參加“1號活動”、繳納黨費等共性指標,并按照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村(社區)、“兩新”組織等領域實際相應添加“社區報到”“志愿服務”“家庭衛生”“致富領富”“崗位爭先”等個性指標,使星級評定貼合基層實際,更趨科學化、合理化。嚴格獎懲,明確“怎么用”。強化黨員星級管理結果運用,每年末依據黨員的星數分別給予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和不予評定星級四個等次。對“五星級”黨員年終民主評議為“優秀”格次進行激勵表彰,對“三星級”或“不予評定星級”的黨員民主評議直接列為“不合格”等次,按照規定程序作出相應組織處置。
建立“雙色預警”機制,讓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更過硬。全面推行黨內“雙色預警”制度,通過雙色預警、限期整改、誡勉談話等措施,對“亞健康”的黨員干部及時進行提醒、幫助和教育,進一步壓實黨建工作責任。抓規范嚴程序。明確各級黨組織書記履職不到位、黨員履行義務不達標的預警情形及適用范圍,分層次、分程度啟動“黃色”或“紅色”預警。黨員預警由黨(總)支部根據黨員日常表現和群眾反映等,研究提出預警對象和等級,啟動預警程序,并報上級黨(工)委備案;基層黨組織書記預警由上級黨(工)委或組織部門根據平時掌握或檢查情況,研究提出預警對象和等級,啟動預警程序。抓整改促提升。黨員接到預警單后,在5日內到所在黨支部報到,由支部書記根據預警情形進行提醒談話或誡勉談話,限期整改到位。基層黨組織書記接到預警單后,由縣委組織部跟蹤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對未在規定時限進行整改或整改不達標的,由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進行誡勉談話。抓考核求實效。將預警及整改落實情況作為年終黨建工作考核、黨員評先評優的重要參考依據,納入年底黨委(黨組)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重要內容。對受到預警的黨員和黨組織書記,取消評優資格并根據情形進行相應的組織處置。實施以來,共發放預警單48份,提醒談話26人次,達到了以預警促警醒、以教育促擔當的目的,從嚴管黨治黨的質量和水平全面提升。
建立處置幫教機制,實現黨員干部懲戒與教育相結合。以堅持標準、實事求是、區別對待、懲教結合為原則,在識別、處置、幫扶不合格黨員上精準施策,確保全縣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立制度機制。以黨章黨規為依據,結合全縣黨員隊伍實際,建立《潼關縣處置不合格黨員暫行辦法》,從處置范圍、處置種類、處置辦法、處置程序等方面做出明確細致的規定,使基層黨組織有章可依、有規可循、操作方便。實行全程記實。制作《處置不合格黨員記實表》,按照民主評議、調查核實、組織談話、上級預審、支部決議、上報審批、公布決定、教育幫扶等環節,如實記寫處置和幫教過程的相關內容,實現臺賬一目了然,過程實時監控。加強教育轉化。對被給予限期整改或者有不合格傾向的黨員,實行1名黨(工)委成員和1名支委會成員幫教1名不合格黨員的結對幫帶機制,落實教育培訓、結對幫教、談心談話等幫教措施,給予不合格黨員改正錯誤、跟上隊伍的機會,推進不合格黨員轉化。
建立關懷幫扶機制,增強黨員的榮譽感歸屬感使命感。建立黨內激勵關懷幫扶長效機制,充分體現組織的關懷和溫暖。定期送學上門。針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不能參加黨組織集中學習的老黨員,每季度開展一次送學上門活動,幫助老黨員們足不出戶了解黨的最新方針政策。強化正面激勵。對黨齡達到50年、一貫表現良好的老黨員,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每年“七一”和春節前夕開展一次集中慰問活動。對遭受重大災害或突發事故、重大疾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且個人無力承擔的黨員,根據困難程度發放2000至5000元不等的臨時救助金,幫助黨員渡過難關。今年以來,累計關懷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85人,臨時救助困難黨員3人。鼓勵發揮余熱。鼓勵有能力的老黨員積極發揮政治優勢、威望優勢、經驗優勢,積極參與村級事務、建言獻策、移風易俗、矛盾調解等工作。定期邀請老黨員開展講黨課、憶傳統、曬家風等活動,弘揚傳統文化,傳遞正能量,讓老黨員有所為、能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