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縣:黨建引領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近年來,柞水縣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著力在引領產業發展、環境整治、基層治理等方面同向發力,繪就一幅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安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黨建引領產業發展聚合力,激活興業富民“一池春水”。深入開展“三聯三強三促”活動,實施“強村帶弱村、部門帶幫扶村、強企帶一般村”行動,建立產業鏈黨支部5個、功能性黨小組84個,結成幫扶對子48個,投資680余萬元,實施幫扶項目56個,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調發展,進一步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圍繞“一縣一業、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思路,積極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通過“黨建引領、干部帶頭、產業聯動、集中管理”的方式,各村(社區)黨組織領辦集體經濟合作社82家,因地制宜發展“菌果藥畜茶”等特色產業,全面發展壯大木耳產業,先后打造下梁鎮老庵寺村、小嶺鎮金米村等8個村級生態休閑觀光農業村,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超50萬元的村達到18個,有效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黨建引領環境整治蓄活力,打造生態宜居“和美鄉村”。縣委統一部署、重點推進,住建、城管等相關部門黨組織密切合作、各司其職,鎮(辦)、村(社區)細化分工、具體落實,統籌推進新建農村衛生廁所5812座,清理“五堆五廢”1.6萬處、農村生活垃圾6010噸,實現了村莊的干凈、整潔、有序。堅持“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工作機制,整合鎮村干部、駐村工作隊、黨員、公益崗、個體商戶等力量,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群、入戶走訪等方式,向廣大群眾宣傳環境衛生整治方面的知識,引導廣大群眾參與“秦嶺山水鄉村示范村”建設、“五美庭院”評選等活動,帶動黨員群眾積極投身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切實轉變思想觀念、養成良好生產生活習慣,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良好氛圍。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添動力,托起民生幸福“安居樂業”。推行以黨組織為核心、網格為載體、服務為根本的“網格化”基層治理新機制,按照“相對集中、分區分級、精準管理”原則,以居住院落為中心,將全縣劃分為1876個片區,實行“一網格長、一個專班、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明確農戶、片長(網格員)和黨員的責任,形成上下聯動、差異履責的網格格局。指導17個社區65個村建立志愿服務綜合站點,動員黨員、片長(網格員)、志愿者下沉村(社區)開展民生政策大宣傳、安全隱患大排查、信訪矛盾大起底、社會穩定大聯防等活動510余次。鼓勵片長(網格員)化身“代辦員”,針對老年人、殘疾人等行動不便人群,提供一對一上門代辦服務,使行動不便人群足不出戶便可享受到細致與貼心的服務,有效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