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宜君縣彭鎮黨委堅持按照全省、全市“三個年”活動部署要求,圍繞縣委“134”發展思路,持續深化“黨建引領促振興 踔厲奮進新時代”活動,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推行完善標準化組織體系、建設專業化干部隊伍、推行個性化黨員管理、發展多元化集體經濟、健全民主化自治管理的基層黨建“五化模式”,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突出示范引領,完善標準化組織體系。在全鎮24個村全面開展紅旗黨組織創建工作,擇優推選了8個黨建基礎好、黨員隊伍素質高、基礎建設完善的村作為申報對象,東湖村等4個黨支部通過了第一批“紅旗黨組織”驗收命名。持續加強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從組織設置、班子隊伍建設、黨員教育管理等七個方面對標達標、系統規范,實現基層黨組織建設“雙化雙強”的目標。完成了東湖村、湫溝村、彭村等5個村高標準黨群服務中心提升改造,整治提升其余19個村村級活動場所,持續動態化管理花石崖村省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示范村成果。
突出能力提升,建設專業化干部隊伍。在村干部中開展了“五領三帶”行動,形成了田金義等12人領干鄉村振興、馬軍利等24人領抓政策落實、呂俊杰等20人領銜履職承諾、李新民等22人領建美麗庭院、張存生等20人領辦信訪調解的良好局面。舉辦“頭雁論壇”5期,開辦“擂臺比武”2場,開展村干部“現場大練兵”1次,不斷提升村干部履職能力。通過“四式聯動”機制深入實施“雛雁工程”,全鎮培養后備干部72名,為村級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各村黨支部年初明確并公示了10項以上的為民服務辦實事項目清單,在群眾的監督中推進并抓好落實。推行差異化考核,結合考核結果,積極推薦考核優秀的13名村干部作為“兩代表一委員”人選。
突出控量提質,推行個性化黨員管理。發揮黨員個人優勢和能力,在農村黨員中開展了“三聯三比三看”活動,建強黨員“硬核”隊伍。針對不同類型的黨員特點,實行“在職黨員公開承諾、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流動黨員建言獻策”的黨員分類教育管理模式,充分發揮每名黨員優勢特點,實現把黨員鑲在產業鏈上、鑲在村務管理自治鏈上的目標。嚴把黨員“入口關”,今年以來,全鎮共培養35歲以下入黨積極分子30名,各黨支部每兩年至少發展1名年輕黨員,切實提高農村黨員質量。推行村黨支部1名在家黨員結對聯系服務1名流動黨員的“一對一”聯系服務機制,每月向他們通報支部工作及要求,掌握他們的思想工作情況,收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引導他們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突出產業支撐,發展多元化集體經濟。按照全鎮“三帶一區一基地”的產業發展布局,在偏橋塬區發展蘋果和生豬養殖優勢產業,在清河川片區發展中藥材、食用菌特色產業,在山岔川片區發展密植高產玉米、高寒水稻優質糧食產業,依托花石崖、彭村打造智慧觀光農業和休閑康養示范區,依托工業園區彭祖藥谷打造中醫藥產業鏈服務基地。培育建成彭祖康養小院、花石崖村智慧觀光高效設施農業、高村高寒大米等集體經濟特色產業。采取龍頭企業帶動、自主經營、抱團發展、入股經營、產權租賃、光伏收益分配6種模式,發展多元化集體經濟。截至目前,湫溝村、西洼村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年收益100萬元以上,收益50萬元至100萬元的村3個,20萬元至50萬元的村10個。
突出制度建設,健全民主化自治管理。以健全機制促鄉村治理,構建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堅持“五治融合”,著力構建共治、共建、共享的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規范村級事務決策程序,強化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建立村級“小微權力清單”,規范村干部用權,強化權力監督;劃定“村干部履職紅線”,監督村級小微權力運行,嚴肅工作紀律;用好“提醒談話”,把從嚴管理監督抓在日常,實現教育與懲戒“無縫銜接”,引導基層廣大黨員干部樹立道德高線,嚴把政策底線、嚴守紀律紅線,構建良好的政治生態;依托“一約五會”,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根治陳規陋習,倡導文明新風。推行“五級網格化”管理,按照“黨委書記、鎮長-包片領導、駐村干部-村干部-黨員-群眾”的組織體系,著力構建鎮、村、組聯動工作機制,24個村劃分網格104個,推動鄉村治理、環境整治、為民服務等網格“多網合一”。
宜君縣彭鎮:基層黨建“五化模式”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時間:2023-08-30 09:47:49
來源:銅川黨建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