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陰縣:“三力聯動”推動組織振興出實效

漢陰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把組織振興擺在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位置,不斷強化教育培訓,選優配強干部,提升治理水平,以組織振興引領保障鄉村全面振興。

以教育培訓為抓手,提升鄉村振興向心力。聚焦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主線,不斷筑牢政治忠誠,提升政治素質。突出學思想。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重要論述作為教育培訓的“必修課”,縣級組織開展科級領導干部、村級干部、黨務干部等主體培訓班次4期,集中輪訓800余人次,有力提升“政治三力”。突出提能力。注重創新豐富培訓內容和形式,搭建年輕干部“新竹工程”、女干部“木蘭工程”和黨務干部“青藍學堂”,采取考察交流、實地觀摩、“擂臺比武”等方式,推動黨員干部拓寬視野、強勁壯骨。突出抓轉化。堅持把所學所思所悟轉化為推動中心大局工作的實踐動力,注重優選優秀黨員干部到鄉村振興一線,深度參與黨的建設、集體經濟、產業融合、招商引資、基層治理等重點工作任務,不斷筑牢成長基石,以實際行動踐行“國之大者”。

以建強隊伍為關鍵,提升鄉村振興驅動力。著眼鄉村振興尤其是組織振興工作重點,持續選優配強鎮領導班子和村級干部,建強黨員隊伍。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組織開展鎮領導班子和村班子屆中分析研判,組成5個研判工作組,全覆蓋開展研判分析工作,集中發現一批在鄉村振興中講政治、敢擔當、善作為、成效好、作風硬的黨員干部,動態調整不適應工作、實績實效差的人員,確保干部隊伍始終保持踔厲奮發、砥礪奮進的工作狀態。加強村級頭雁培育。緊盯村級“領頭雁”這個關鍵少數,嚴格落實資格聯審、定崗鍛煉、違法違紀監督、備案管理等成長機制,搭建縣鎮“擂臺比武”、走村訪戶等活動,切實提升工作本領。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嚴格落實發展黨員指導性意見,建立動態培養機制,落實積極分子縣級集中培訓,全面摸排規范流動黨員,教育引導黨員下沉一線、服務鄉村。

以基層治理為基礎,提升鄉村振興保障力。把基層治理作為穩步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持續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動黨員深度參與。鞏固深化黨建引領“321”基層治理模式,創新推行黨員承諾積分星級評定,指導每名有服務能力的黨員結合實際,承諾2至5件具體服務事項,落實年初承諾、年中曬諾、年底評諾、據評授星的鏈條程序,推動黨員服務在一線、治理勇爭先。深化網格精準管理。推進“雙網融合”,將政法、民政等多部門治理網格,統一進行整理融合,劃分5940個網格,形成全科網格,有效杜絕多網重復、不管難管的現象發生。建立治理保障機制。緊盯提升治理合力、強化治理保障等重難點,率先建立網格長(員)參與基層治理待遇補貼,扎實落實“以案定補”等機制,同步為網格長(員)配發專門通訊設備,有力提升治理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