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臨渭區:多點發力匯聚高質量發展人才動力
渭南市臨渭區深入推進人才強區建設,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不斷拓寬招引路徑、搭建發展平臺、優化人才服務保障體系,有效提升人才競爭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為全區經濟高質量追趕發展提供堅強智力支撐。
突出急需緊缺,拓寬集聚渠道。組織教育、衛生、人社等職能部門赴陜西師范大學、延安大學等省內外高校,舉辦招才引智活動,大力宣傳推介臨渭區就業創業環境和人才服務政策,通過校園招聘、自主簽約等方式,引進各類急需緊缺專業人才40余名。深入實施“十大人才工程”優化引才方式,聚焦特色優勢產業深度開發領域,盤點梳理人才存量、準確掌握人才需求、科學制定引才辦法,向社會優化崗位專業設置,精準按需引才,引進“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和碩士人才400余名,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百余名,招納優秀企業經營管理人才50余名,為高質量發展人才不斷充實人才智力。
注重產學融合,培育優質平臺。與福建泉州市達成跟班學習合作機制,選派3批60余名干部赴泉州交流學習。選派33名醫療衛生人才、280名教育人才赴上海、杭州、義烏等地開展專業能力提升研修。推行“政產學研”人才培育模式,依托臨渭區銀發產業研究院與渭南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深度合作,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探索“揭榜掛帥”科創項目攻關機制,引導企業聯合省內外高校院所攻克一批強鏈、補鏈、延鏈的關鍵核心技術,吸引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渭南師范學院等高校大學生來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以鄉村人才振興示范點創建為抓手,量化硬核指標30項,培育新型職業農民200余名、本土技術人才500名,帶動實用人才近千名。
釋放政策引力,提升攬才成效。制定《關于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推進臨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拿出19條務實管用的“政策服務包”,對全職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給予博士研究生15萬元,“雙一流”建設高校全日制碩士研究生5萬元的工作補助,政策紅利效應加速釋放。全面落實突出貢獻拔尖人才、領軍人才、青年人才獎補,高層次人才考核補助等獎補政策,為各類人才在人才落戶、生活補助、住房保障、配偶安置等制定配套服務政策,建設“”打造“線上+線下”人才服務綜合數字化服務平臺,引導各類人才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學科建設等方面一展所長。建立領導聯系服務專家人才機制,區級領導直接聯系30余名人才,通過引進人才座談會、青年人才交流會等方式,通過面對面交談的方式了解掌握人才工作現狀和期盼訴求,聽取人才建議,解決人才困難,進一步提升人才歸屬感和榮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