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縣:“三抓三提升”推動組織工作提質增效
今年以來,澄城縣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決策部署,聚焦主責主業,堅持在抓學習強素能、抓統籌聚合力、抓機制優管理上靶向發力,不斷提升思想引領力、為民服務力和作風保障力,推動組織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抓學習強素能,提升思想引領力。一是深化政治教育。始終把旗幟鮮明講政治擺在首位,以“初心教育講堂”“黨建微課堂”為載體,持續深化政治忠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先后在渭華干部學院、井岡山紅色教育基地等地組織舉辦專題培訓班7期,常態化開展“黨課開講啦”“干部話初心”“紅色經典誦讀”等活動,引領全縣黨員干部在學思踐悟中滋養初心、凝心鑄魂。二是提升專業能力。分期分批組織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優秀年輕干部、農村致富帶頭人赴北京師范大學、浙江大學、蘇州大學等充電蓄能,舉辦鄉村振興、招商引資等專題培訓23期,培訓干部4000余人次。常態化開展主題演講、業務知識競賽、技能比武活動300余次,推動廣大黨員干部敢擔當、善作為。三是抓實幫帶教育。建立“1+N”公務員結對式幫帶培養模式和村級后備力量鎮村兩級結對幫扶機制,優選一批理想信念堅定、業務能力突出的導師幫帶173名年輕干部和344名村級后備力量,通過實踐教學、難題點撥等方式,幫助干部提升謀發展、促振興能力。
抓統籌聚合力,提升為民服務力。一是建強組織堡壘。深入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實施“四抓四促一提升”基層黨組織賦能行動,抓規范促落實、抓隊伍促活力、抓經濟促發展、抓治理促和諧,全縣157個村級黨組織提標升級,累計創建市級基層黨建示范黨支部5個,打造星級村黨組織40個,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二是突出引才聚才。擴能提級人才助力鄉村振興“4310”合作平臺,邀請中科院院士吳宏鑫教授為澄城學子首開科普勵志講座、中日友好醫院鄧周錄醫師團隊定期來澄善診,推動干部專家人才“抱團式”服務鄉村振興。建成全省首個縣級人才公園,打造人才公寓60套,發放“古徵精英卡”500余張,全力涵養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三是做優基層治理。實施“澄心澄意·幸福鄰里”黨建引領城鄉綜合治理提升行動,聚力“五型同建”,打造集學習宣傳型、協商議事型、精準服務型、多元共治型、活動帶動型為一體的“縣-鎮(街)-村(社)-小區(村組)”四級黨群服務矩陣,組織“十團五組”“澄意幫”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組團式”幫扶、“訂單式”服務,為群眾辦小事、辦好事、辦實事6500余件。
抓機制優管理,提升作風保障力。一是實踐鍛煉強擔當。持續開展“五個一線”淬煉,選派248名年輕干部到項目建設、工業倍增、營商環境等重點工作一線磨煉成長,健全完善輪崗交流、跟班學習、掛職鍛煉等制度機制,開展機關事業單位清退規范借調人員專項整治,探索“政治體檢”“政治家訪”制度,不斷優化干部資源配備、拓寬干部成長路徑。二是深入調研破難題。堅持將“四下基層”作為推動調查研究的有力抓手,開展“一線調研查實情行動”,實施基層黨建“書記項目”,加強對項目課題、調研方案等審核把關,43個項目課題經審核修改完善后立項入庫。各黨委(黨組)書記示范帶動班子成員和黨員干部深入走訪調研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以問題破解推動發展破局。三是嚴格考評促落實。出臺《澄城縣黨務工作記載考評辦法》,將市、縣組織工作要點和重難點任務作為記載重要內容,科學量化賦分,嚴格記載考評,實行黨(工)委副書記周例會,開展黨建工作觀摩,加強工作調度,年終綜合分析運用考核結果,鼓勵一批先進黨支部和優秀干部,提升一批后進黨支部和干部,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規范化、標準化、高效化、常態化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