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在支部。”近年來,甘泉縣按照“引領、協助、指導”的原則,充分發揮村“兩委”班子引領作用,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建強“兩委”班子,激發振興鄉村的激情。圍繞村黨支部建設,推動形成“支部引領黨員、黨員引領群眾”的良好局面,認真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匯聚起基層黨員和群眾的思想、行動、力量、智慧合力。推動村黨支部和黨支部成員加強自身建設,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工作帶頭干,做給黨員看,群眾跟著干,齊心聚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村“兩委”換屆期間,注重推選返鄉有志青年作為村黨組織帶頭人,吸收村致富帶頭人、種養大戶、創業成功人士等力量進入村“兩委”,選出一支能團結、有活力、敢擔當的年輕干部隊伍;設立便民服務站、“樊九平”調解室、黨群活動室、“兩代表一委員”之家、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愛心超市等功能室,完善配套設施,不斷提高便民利民服務水平,增強村民幸福感和獲得感;推動村黨組織每周集中學習,創建學習型黨支部,嚴格執行“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制度,按照“培養一名、成熟一名、發展一名”的目標發展黨員,近兩年,全縣新發展黨員230名,補充新鮮血液,增添發展活力。
加強環境整治,提升群眾居住條件。把人居環境整治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對農村環境改善提出了具體要求。各村“兩委”干部各負其責,包村包戶,鼓勵老書記、老黨員帶頭示范,通過制作宣傳標語、發放宣傳資料、入戶宣傳教育等方式,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支持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主動性,做到“人員、措施、責任”三到位,逐步形成一級抓一級、人人有壓力、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按照“戶分類、村收集、村清運、村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實行“定點收集傾倒、定時清理運送、定期集中處理”,全面徹底清理“五堆”和農村各類垃圾,拆除村上危窯危房和殘垣斷壁,全力做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弘揚傳統文化、凝心聚力增添活力。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注重村文化骨干力量培養,以文化建設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以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明需求,以文化引領風尚、凝聚人心。每逢中國傳統節日特別是春節和元宵節,村委會組織“寫春聯、送福字”“扭秧歌”等一系列文化活動。組織成立了青年廣場舞、老年秧歌、陜北剪紙等文藝表演隊,推出了一系列主題昂揚向上、內容豐富多彩、貼近群眾需求的文化作品,并且鼓勵農村文化藝術隊伍參加市縣各類文化活動比賽,展現村文化愛好者風采,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為助力鄉村振興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