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縣實施村干部“梯次”培養機制,通過培優“頭雁”、培養“翼雁”、培育“雛雁”,著力打造一支素質高、能干事、作風好的村干部隊伍,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
“頭雁領航”,淬煉鄉村振興排頭兵。實施素質能力提升“頭雁”工程,每年選派一批村黨組織書記赴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等高等院校開展培訓,組織赴周邊縣(區)學習可借鑒、可復制的好經驗、好做法,有效拓寬發展視野。每年開展一次村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擂臺比武”,評選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促進比學趕超、創先爭優。強化述職評議和工作考核,村黨組織書記每年向鎮(街道)黨(工)委、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述職述廉,并接受考評和民主評議。綜合考核結果、信訪輿情、12345等情況,每年對村黨組織書記履職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對問題突出的及時談話提醒、督促整改,對整改不力、效果不好、認定村黨組織書記不勝任的,及時進行調整。
“群雁齊飛”,鍛造鄉村振興生力軍。實施村“兩委”干部能力提升“百千雙萬”計劃,邀請黨校、農業農村、鄉村振興等部門業務骨干,“土專家”“田秀才”“鄉創客”等基層一線優秀工作人員走上講臺、現身說法、傳授經驗,引導干部在干中學、在學中干。深化“西農-合陽”校地合作,與西農大掛牌成立鄉村振興培訓基地,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按照干什么就學什么、缺什么就補什么的原則,圍繞產業發展、基層治理、人居環境等方面,共舉辦各類培訓班8期3300余人次。充分利用遠程教育、渭南“互聯網+黨建”、鎮(街)黨校、紅色教育基地等平臺,每月開設一次網絡視頻輔導、每季度舉辦一輪政策業務培訓,每半年組織一次外出實地學習,線上線下同步學,互學互鑒促提升。
“雛雁爭鳴”,建強鄉村振興后備隊。建立完善“選、育、管、用”全鏈條工作機制。從優秀的村民小組長、致富能手、退役軍人、返鄉大學生等群體中,動態選拔儲備村級后備力量481余人。通過“師徒幫帶”方式,安排經驗豐富的村干部與后備干部“結對子”,對確定的村級后備干部,在思想政治上幫、在工作能力上帶、在工作經驗上傳,實現“弱苗轉壯、壯苗轉旺”。按照優勝劣汰、能進能出、動態調整的原則,實行村級后備力量“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調整”動態管理制度。根據每名后備干部的發展潛力和特點,大膽給機會、給位子、搭臺子,安排后備干部到任務重、矛盾多、情況復雜的崗位上,在實打實、硬碰硬的實踐鍛煉中練就過硬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