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泉縣:打造鄉村振興“雁陣格局”

近年來,禮泉縣注重加強農業農村隊伍建設,著力打造鄉村振興“雁陣格局”,走出了一條“頭雁擔當作為、雛雁傳承續航、群雁合拍共鳴”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建強“頭雁”,強化擔當作為。吸引致富大戶、外出能人、返鄉畢業生和退伍軍人參與鄉村建設,把對農民群眾充滿感情、振興鄉村理想堅定、處理問題本領突出的仁人志士充實進村“兩委”之中,作為“頭雁”培養;嚴格執行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制度,率先在全市完成村“兩委”換屆選舉,產生1112名村“兩委”班子成員,充實“頭雁”隊伍。出臺實施《“一肩挑”村黨組織書記監督管理辦法》,“一肩挑”占比達到100%,并建立履職檔案督促“一肩挑”人員抓黨建、促產業、助振興等工作,不斷強化基層干部實干擔當,形成“頭雁”效應。

培優“雛雁”,推動傳承續航。大力選拔政治堅定、能力突出、帶頭實干、敢抓敢管的4名年輕干部作為鄉鎮黨政正職,不斷打造年輕化干部格局。根據每個村至少儲備2名后備力量的要求,我們建立完善了452人的能人回村智庫及村級黨組織后備干部庫,持續充實基層干部后備隊伍,并將其作為“雛雁”進行培優。針對年輕干部能力不足、學歷不夠、技術不強等情況,依托咸陽職業技術學院、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資源,積極開展農村基層干部“學歷提升”工程,先后有40余名村“兩委”干部和村后備干部入校學習,不斷提高年輕干部履職本領,提升“雛雁”傳承續航能力。

打造“雁陣”,聚力合拍共鳴。全縣213個行政村已經建成506個網格,由213名村黨組織書記擔任網格長,639名村“兩委”干部和921名農村黨員擔任網格員。此外,還向91個脫貧村、鄉村振興示范村和軟弱渙散村派駐了273名駐村干部、11名鄉村振興特派員和78名鄉村振興科技指導員。為鄉村振興凝聚強大合力,形成“雁陣”共同發力參與村級治理、鄉村建設,以堅實的“合拍共鳴”奏出鄉村振興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