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縣:“三化一儲”鍛造鄉村振興生力軍

潼關縣堅持把建強鄉村振興干部隊伍作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頭號工程,緊盯“訓”“儲”兩個關鍵環節精準發力,著力構建全員化、多元化、常態化培訓+后備干部儲備的“三化一儲”村級干部隊伍培育體系,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實行全員化集中培訓。依托5個鎮街黨校,按照“政治理論+黨性鍛煉+實用技術”的教學模式,圍繞黨性教育、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惠民政策等內容,每月對村干部進行一次全覆蓋培訓,不斷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質和實踐本領。同時,注重運用全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學習強國、陜西干部網絡學院、渭南“互聯網+黨建”云平臺等載體,持續開展政治教育、廉政教育和能力素質培養,推動培訓擴面增效。

組織多元化實地觀摩。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每年有計劃地組織村干部到省內外產業相近、模式可學的先進地區開展實地觀摩學習,以他山之石攻本土之玉。今年以來,先后組織村黨組織書記赴浙江大學舉辦“學習千萬工程、助推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赴大荔、合陽、澄城、白水、蒲城等5個縣,重點學習農村黨建、特色產業、鄉村旅游、基層治理等先進經驗做法,進一步開闊思路、拓寬視野,激勵村干部開拓創新、真抓實干。

開展常態化擂臺賽講。常態化舉辦村黨組織書記“談思路、話發展、踐行黨的二十大”擂臺賽講活動,組織村黨組織書記圍繞基層黨建、基礎建設、產業發展、基層治理、鄉風文明、項目推進等六方面談思路、謀發展、促振興;每季度組織一次黨建現場觀摩會,交流借鑒經驗,提升村黨組織書記上臺能講、遇事能辦的綜合素養,達到了以觀摩促提升的效果,形成了“你追我趕”的良好工作局面。

實施“雛雁培育”工程。把選拔培養后備干部作為夯實村級發展的關鍵,堅持好中選優,重點從優秀黨員、村民代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外出經商能人、復員退伍軍人、返鄉高校畢業生等群體中選拔54名村級后備干部,建立健全后備人才信息庫,將后備干部培訓納入村干部培訓整體規劃,先后建立完善后備干部“1+1”結對幫帶、跟蹤督查和動態管理等工作機制,為村級干部隊伍建設注入“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