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縣:黨建引領為數字經濟蓄力賦能
近年來,宜君縣以“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為著力點,以“產業招商、數字賦能、創新孵化”為抓手,強化黨建引領作用,發揮區位、生態、資源優勢,推進“黨建+數字經濟”建設,推動產業鏈、人才鏈、就業鏈系統集成,夯實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黨建堡壘。
擴大數字經濟組織體系,筑牢戰斗堡壘。圍繞“黨建引領促振興 踔厲奮進新時代”活動,積極打造“黨建+”模式,探索構建上下聯動、左右貫通的組織體系。依托鄉鎮(街道)、業務主管部門等單位,采取區域聯建、行業組建等方式在宜君縣數字經濟領域成立3家黨支部,切實發揮好黨建“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通過選聘專職黨務工作者、選派黨建指導員、組建群團組織等方式,實現集眾智、匯眾力、聚眾心的目標。落實黨建入章程,推行黨組織與管理層共同學習,黨組織書記參加重要會議,以及企業負責人參加黨內相關活動等制度,使黨組織的意見貫徹到企業發展戰略中,為企業健康快速發展掌舵定向。堅持在夯實基礎上“做文章”,將標準化建設“抓在手上”,常態化制度化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黨員“政治生日”、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等黨內活動,并簽訂黨員目標管理責任書,組織進行線上線下學習培訓,汲取奮進力量、凝聚發展共識。
集聚平臺資源優勢,助推產業發展。將非公黨建服務平臺與宜君縣數字經濟創新中心、堯生鎮數商興農服務基地等電商數字經濟創業服務平臺有機融合,重點推進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農村電商人才培育、農產品供應鏈等體系建設工作,加速“AI豆”人工智能、高德數字地圖標注、“速賣通假發”等項目落戶,加強企業和企業之間交流互動、業務往來、合作發展,努力打造西部電子商務和人工智能標注產業示范縣。近年來,搭乘直播電商的快車,不少特色農產品出村進城走向省內外,農民通過直播平臺獲得創業的機會和空間,逐漸形成“以業興產、以產帶業”的良性發展格局。宜君縣基于淘寶、天貓、京東等網絡平臺電商市場主體達到了240余家,培養本地優秀主播及電商從業人員1000人,建成電商服務站點96個,培育電商運營店鋪196家,電商銷售總額由2019年的1000余萬元增至1.8億元。
強化培育孵化功能,匯聚發展動力。發揮電商數字經濟創業服務平臺、人才、技術等方面的獨特優勢,搭建“互聯網+黨建”的“黨員之家、人才之家、創客之家”新平臺,為有創業意向的群眾免費提供就業創業政策宣傳、電子商務運營培訓、貨源對接等全方位“保姆式”服務。先后舉辦電子商務運營、網絡直播、人工智能訓練師等培訓班30余期,培訓1500余人,培養100余人進行電子商務創業,搭建起人才培養“快車道”。宜君縣農業農村局、經貿局、堯生鎮等單位強化電商、數字經濟運營培育,先后舉辦高素質農民電商專題培訓班、電子商務培訓班、益農信息社信息員電商業務培訓會、“社群+直播”數字興農新電商培訓20余期,邀請陜西省電子商務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家張鴻教授及西安郵電大學課題研究組赴宜君對接交流、現場授課、座談調研,切實推進宜君縣數字經濟轉型發展。發揮數字經濟行業領軍人的作用,將就業、產業、技能培訓等向基層延伸、走進家庭,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吸引眾多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就業。
提升企業服務質效,凝聚職工力量。各數字經濟企業不斷健全載體、優化機制,創建揭榜掛帥、踐諾承諾、設崗定責等制度,推動黨員職工發揮帶頭示范作用,為數字經濟發展爭先創優、創新技術、優化服務。數商興農服務基地探索建立“項目實踐幫帶”機制,以“黨員+”方式,建立黨員“幫帶示范崗”,明確幫帶責任人,采取跟班式幫帶、專題式幫帶、共建式幫帶、項目式幫帶等多種模式,推動“頭雁”黨員將課堂設在田間地頭、生產鏈和銷售鏈上,讓幫帶對象在實戰實訓中增長本領。結合“評星晉級、爭創雙強”“黨課開講啦”“學習身邊榜樣”“書記講堂”等活動,在企業員工中開展了技術大比武、“立足崗位比貢獻”“黨員亮身份、亮承諾”和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崗等系列崗位踐行活動,引導廣大黨員為黨組織發展建言獻策,為技術攻關和生產經營出智出力,不斷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質量,團結引導職工聚力生產,發揮生力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