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縣:“三個聚焦”持續煥發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活力

陜西先鋒網

大荔縣聚焦目標任務、服務提升、網格化管理,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持續煥發基層治理新活力,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目標任務,精心開展活動創建。樹立上下“一盤棋”思想,推動抓黨建促治理由“獨奏曲”變“大合唱”。實施亮點工程,助力基層治理提質。把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與“千萬工程”結合起來,以實施“十鎮百村雙強+”行動為引擎,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村”制宜,17個鎮(街道)分類創建黨建引領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樣板村65個,引領帶動全縣村達標過硬,有力破解鄉村振興發展瓶頸。開展“崗區隊”創建,助力基層治理提效。深入開展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和黨員先鋒隊(突擊隊)創建活動,強化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引導全縣黨員立足崗位實際,服務群眾、服務發展、服務大局,在關鍵崗位、重點區域、重要工作、重大活動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不斷推進基層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提升黨建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成效。項目清單化管理,助力基層治理提檔。系統謀劃基層治理的發展戰略、發展目標、實現路徑、資源保障,健全基層治理的服務標準體系、主體職責體系、績效評價體系、質量監測體系,梳理規范鎮(街道)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公共安全等事項并建立清單,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探索群眾急事難事“兜底辦”創新服務模式,增強行政執行、議事協商、應急管理、平安建設等能力,不斷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城鄉善治體系。

聚焦服務提升,用心打造治理品牌。感知黨建工作服務效能和溫度的“神經末梢”,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米”。精心打造“一社一品”。結合社區特色和群眾需求,打造出東關社區“一領五治”、東郊社區“紅黃藍三色服務”、東大社區“五團一隊”、北大社區“一老一小晨夕服務”、北郊社區“北郊一家親”、西郊社區“周二說事”等10余個黨建品牌,助推平安、和諧、文明、幸福社區建設。深化“三級庭議”機制。通過黨員志愿服務隊、居民協管小分隊、網格員隊伍搜集民意,小區黨支部、物業、業委會三方共建對接討論,小區、社區、街道“三級庭議”協商解決,按照“輕重緩急、先易后難”的原則,各級庭議會通過議題確定、協商、實施、評價四步運行規范實施,落實一事一議,建立工作臺賬,將民主、公開、監督貫穿整個過程,有效推動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水平再提升。目前,協商解決小區水管破裂、房屋漏水等問題62件。推進共建共治共享。按照就近就便、需求相符、總體平衡的原則,社區共駐共建單位增加到177家。建立輪值主席、雙報到等六項責任清單,推廣“小黃車、黃馬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社區品牌,各共駐共建單位為社區配發小黃車229輛、黃馬甲5190件,推動機關單位深度融入共駐共建社區參與基層治理。今年以來,開展共駐共建活動260余次,為群眾辦理綠化美化、老舊小區改造提升、解決蔬菜滯銷等實事好事80余件。

聚焦網格化管理,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堅持黨建引領,把“千條線”擰成“一股繩”,推動基層治理工作走深走實。深入實施“四大工程”。深入實施強基固本、效能提升、三治融合、服務連心“四大工程”,圍繞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等方面,西城街道槐北小區推行“支部大管家、網格小管家”治理模式,采取“服務+”“問題-”工作法,解決困擾居民的“三事”問題;許莊鎮創新實施“支部+‘三資’+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5+村企聯建”策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領鄉親們踏上共同富裕的快車道等成效明顯。提升網格化治理效能。制定《關于深化黨建引領城鄉網格化管理的實施方案》,分階段召開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工作交辦會、協調會、推進會、專題會,理順網格歸屬,對有爭議的巷道逐巷張貼職責劃分公告。在一級網格區域設立網格劃分組織結構圖,常態化公示網格員管理區域與職責。制定《大荔縣城鄉網格員管理辦法》《網格員工作手冊》,明確網格長(員)崗位職責、服務內容、工作標準、管理機制、工作措施等內容。全縣共設立一級網格2397個、二級網格7284個、三級網格1316個、專屬網格1409個,實現網格全域覆蓋。清單化處理群眾訴求。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模式,線上通過“智慧黨建服務平臺”收集訴求,管理員審批分配,網格員認領處理,讓不跑腿也能辦成事的“心愿”成為可能;線下深化“街社吹哨、部門報到”機制,讓“群眾點單、組織建單、黨員接單”服務模式落到實處。目前,心聲速遞板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200余件。

時間:2023-12-22 11:45:13 來源:渭南先鋒微信公眾號 閱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