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壽縣:多舉措推進農業經濟“煥新”

去年以來,永壽縣按照“1468”工作思路,聚焦責任落實、底線任務、持續增收、產業發展、促進就業、幫扶協作等重點任務,高點定位統籌謀劃、多方聯動夯實責任、持續用力,全面推進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該縣以特色優勢產業為基礎,采取“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模式,不斷壯大蘋果、蜂蜜、蘆筍、中藥材、設施農業等產業規模,培育了一批有特色、有規模、有效益的首位產業,“永壽槐花蜜”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登記產品,“永壽蘆筍”“永壽中藥材”獲得全國名特優新登記產品等。同時大力引進龍頭企業,精心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不斷扶持壯大小型作坊,推進一批田園綜合體,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目前,全縣蘋果種植29.4萬畝、車厘子種植2602畝、蘆筍種植4350畝、設施蔬菜大棚1274座。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持續加大外出務工、技能培訓、以工代賑、企業吸納、公益崗位安置、自主創業等就業幫扶力度,全縣脫貧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24150人,其中開發公益崗位安置2590人。同時,為4264戶兜底對象落實社會保障政策4775.28萬元。

持續鞏固脫貧成果,采取督幫聯動、數據共享等措施,定期分析研判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以及成效鞏固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項,形成了鎮村橫向到邊、部門縱向到底,縱橫交錯抓落實的工作推進機制,確保脫貧成效持續鞏固。在防返貧監測幫扶工作中,該縣緊盯所有農村人口,重點關注“三類人群”和特殊群體家庭,全面監測收入支出、“兩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飲水等核心指標,將符合條件的農戶100%納入監測幫扶范圍,實行線下線上“4+2”排查機制,織密織牢防返貧監測排查網絡,切實做到日常風險早發現、農戶排查及政策宣傳全覆蓋、幫扶政策透明化。去年,全縣新納入監測對象14戶62人,全縣監測對象共229戶822人,累計落實各類幫扶措施890余條。目前風險消除了139戶503人,風險消除率61.19%。同時,依托中行“防返貧”保險項目為104戶理賠資金88.543萬元,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任務。

為提升銜接資金使用效益,該縣嚴格執行《永壽縣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項目管理細則》,強化項目建管。堅持“三優”原則,即優先解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面臨的突出問題,優先支持脫貧戶、監測對象增收,保障到人到戶項目的資金需求;優先支持聯農帶農富農產業發展,積極支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去年,全縣投入各級財政銜接資金近1.39億元,實施特色產業發展、產業園區配套設施建設、改善農村道路和排水、技能提升培訓、高標準農田等五大類113個項目,其中投入產業資金6674.66萬元,實施產業項目79個,全力支持產業發展,著力推動永壽“蜜”“果”“藥”“菜”“肉”等特色產業提質增效、擴能延鏈。同時,對近年來形成的扶貧資產逐項目核實資產移交管理情況,建立了縣、鎮、村三級扶貧資產臺賬并錄入全國防返貧信息監測系統,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步管理,確保長期發揮效益。

在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中,該縣聘請專家團隊編制了鄉村振興整體規劃和示范鎮村創建規劃、重點幫扶鎮村實施規劃,定目標畫藍圖樹標桿。創建3個示范鎮、14個示范村,抓實1個重點幫扶鎮和4個重點幫扶村建設工作,以示范創建促全面提升。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和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去年改造衛生廁所1344座。健全完善村規民約和“一約四會”制度,廣泛開展法治宣傳、平安鄉村建設、精神文明建設、鄉村文化建設和道德模范宣傳評選活動,深入推進“黨建引領、法融網格、共治共享”治理體系,建設和美鄉村。店頭鎮曹德村入選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永平鎮前進村“三抓三解”鄉村治理模式入選全市鄉村治理典型案例,甘井鎮《共謀共創共享抱團發展 推動村集體經濟加速騰飛》入選全省第二批鄉村振興典型案例。

其次,該縣強化駐村幫扶重點管理,推行駐村干部“周學習、月例會、季通報、年度考核”管理機制,堅持“六方責任”(即駐村辦統籌協調、鎮街道日常主體管理、選派單位監督保障、鄉村振興部門指導推動、財政部門經費保障和行業部門聯動支持責任)“五治”不放松(即治軟、治弱、治虛、治飄、治松),實施“線上+線下”雙打卡制度,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常態化開展日常督查暗訪和定期談心談話,組織新老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開展“四個一”活動,即聯推一次支部活動、聯開一次群眾會議、聯訪一輪村情民意、聯辦一件民生實事,采用“以老帶新”方式找準定位,適應角色,快速熟悉村情、戶情、村里產業發展現狀,對走訪戶的人口構成、健康狀況、收入來源做到“一口清”。同時,強化督促指導促提升,進一步強化責任、政策、工作落實和成果鞏固的責任感、緊迫感,以指標過硬、任務過硬、成效過硬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提質增效。

此外,為鼓勵引導各類人才向鄉村振興和基層一線流動,該縣聚焦發揮專家工作站聚才育才、助企興業作用,積極探索、創新實踐,推行特色產業專家工作站建立“433”模式,積極集聚高端智力,推進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人才培育,推動人才集聚鄉村振興一線,以“人才振興”支撐“產業振興”,引領鄉村振興。通過回引在外人才、培育本土人才、發展青年黨員,共儲備村級后備力量500余人。開展就業創業39期1515人、脫貧人口技能培訓59期4002人。“人才就是資源,發展依靠人才”,永壽縣通過建立特色產業專家工作站,壯大人才隊伍,帶動產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為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