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縣:以“黨建+”激活鄉村振興“紅色引擎”

陜西先鋒網

近年來,宜君縣按照縣委“134”發展思路,圍繞“黨建引領促振興?踔厲奮進新時代”活動,積極打造“黨建+”模式,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激活了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奏響了鄉村振興“好聲音”。

“支部+產業”繪就發展藍圖。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宜君縣堅持把基層黨建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通過因村施策和分類指導的方式不斷優化產業結構,黨員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登門入戶為群眾講前景、講效益、講技術,引導群眾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蘋果、核桃、中藥材種植等特色產業。2023年通過“三新”建園模式新栽山地蘋果1.05萬畝,完成“螞蟻森林”連翹栽植4萬畝,推廣核桃良種嫁接改良1000余畝。

“黨員+群眾”突顯幫帶效應。鄉村振興人才先行,宜君縣通過“選拔規范化、培育聯通化、管理常態化、激勵制度化”的“雁陣培育”模式,把活躍在田間地頭的土專家、土秀才、土藝人挖出來,將“頭雁”幫帶責任人張貼在村黨組織公示欄和立在田間地頭,推動“頭雁”把課堂設在田間種養殖一線,讓“雛燕”在田間地頭增長產業發展本領?!耙灶^雁帶雛燕”的模式,使更多鄉村本土人才的潛能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為加快鄉村振興步伐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從2023年起,明確每年培育3名“頭雁”、10名“強雁”、50名“雛雁”。

“遠教+培訓”助力產業造血。宜君縣堅持把遠教工作與助力鄉村振興深度融合,通過遠教提升群眾產業技能,發揮遠教網絡直連作用,打造“理論+實踐”課堂,強化實用新技術培訓,結合實際優化遠教“教學資源庫”,針對全縣產業特色,更新現有遠教內容,根據群眾需求,拍攝播放玉米種植管理、蘋果剪枝、核桃樹田間管理、中藥材種植等群眾實用遠教培訓題材,幫助解決群眾產業過程中遇到的一系列技術難題,提升群眾產業發展技能,實現群眾增收致富。2023年推出《鄉村振興黨旗紅》《宜君英才》《“宜”民要術》等專欄,創作視頻20余部,宣傳推介各類信息130余期,閱讀量達6萬余人次,直接帶動產業致富10000余人。

“黨建+電商”搭建銷售平臺。黨建搭臺電商唱戲,宜君縣以村黨組織陣地為資源建設農村電商銷售平臺,以黨建引領農產品線上銷售,緊盯黨建工作與農村數字電商發展的契合點,把黨建工作與數字電商發展同謀劃、同推進,構建農產品銷售電商平臺,通過農村黨組織“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開展電商培訓,將電商業務列入農村黨組織書記、“兩委”干部培訓的重要內容,把電商發展勢頭好的農村黨員納入全縣電商人才扶持計劃,在評優評先、資金幫扶等方面給予傾斜。2023年新增鄉村連鎖(加盟)便利店42家、網商(店)234家,孵化電商企業200余家,培養本地優秀主播及電商從業人員1000余人,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2億元。


時間:2024-04-01 11:38:43 來源:銅川黨建微信公眾號 閱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