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四化”筑基 激發黨員教育管理新活力

陜西先鋒網

3月28日,記者從市委組織部了解到,近年來,我市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到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全過程,堅持從實際出發,分類指導,采取“四化”筑基,著力激發黨員教育管理新活力。

學理論,推動黨員教育常態化。采取“政治理論+重點工作+研討交流”多重模式,將單純的理論“灌輸式”轉變為現場“互動式”,推動學習入腦入心。利用“渭南先鋒”公眾號、渭南黨建網、渭南“互聯網+黨建”云平臺等線上學習渠道,確保黨員教育不間斷、不脫節。主動對標全國全省先進,“走出去”共享黨員教育培訓資源。同時,邀請黨校或高校等專家學者進行專題授課,將權威性、專業性理念講解“帶進來”,確保新時代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效果更加明顯。
  抓保障,促進黨員教育實效化。以市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命名“市級黨員教育示范基地”13個、“市級基層黨建示范黨支部”100個,打造了以渭華起義紀念館為核心,《奮斗之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展》等為點的“一核多點”黨性教育示范基地。建成涵蓋市縣黨校、培訓學院教師、基層黨組織書記、先進模范人物等人員的市縣兩級黨員教育師資庫,目前入庫師資336名,并培育紅色講解員200余人。同時,通過開展“領導干部上講臺”活動,進一步拓寬師資來源。創新“交流研討+跟班督學+撰寫心得+運用反饋”的培訓考評機制,不定期對黨員干部返回工作崗位上的運用情況進行跟蹤了解,最大程度轉化黨員教育培訓實效。
  提質量,推進黨員發展規范化。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注重從青年、產業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三新”領域中發展黨員,創新建立了入黨積極分子儲備制度,去年共發展黨員5459名。細化農村發展黨員工作,明確對每2年至少發展1名黨員確有難度的村進行逐級審批,注重從村組干部、村民代表、致富能手、返鄉創業人員、農民工等群體中發現先進分子,為農村基層黨組織輸送新鮮血液。加強流動黨員管理,通過“線上+線下”教育管理模式,讓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失、務工不誤學、離鄉不離黨”。同時,開展流動黨員組織關系集中排查,全面建立流動黨員管理臺賬。
  創示范,抓實黨員管理標準化。創新完善了“崗區隊”工作機制,在全市深入開展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和黨員先鋒隊(突擊隊)創建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在關鍵崗位、重點區域、重大活動中當先鋒、作表率。激活“量化積分”管理新動能,制定《推進黨員量化積分管理工作若干措施》,將全市黨員細分為農村、社區、機關事業單位、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國有企業等五類,圍繞政治合格、執行紀律合格、品德合格、作用發揮合格四個方面進行積分管理,實行“一支部一辦法、一月度一登分、一季度一亮分、一年度一總評”,讓量化“數字表”成為工作“助推器”。在抓“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落實上,做到三個聚焦:聚焦思想“破冰”,將落實“第一議題”制度設為必有環節;聚焦查擺“融冰”,將找準問題作為有力武器;聚焦實踐“升華”,將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同時,還組織16名“市級基層黨建示范黨支部”書記開展“書記談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活動,多措施讓黨組織的“神經末梢”脈絡暢通,讓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更有活力。


時間:2024-04-01 11:41:25 來源:渭南日報 閱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