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縣:發揮人才動能激發產業勢能
近年來,山陽縣深入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充分發揮人才資源優勢,以人才引領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撐。
突出引育并重,提升人才體量。突出精準引才、導向育才,拓寬“外引、內育、云集”等引才路徑,大力實施“豐陽英才”計劃、名師名醫和文化名家造就工程、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工程等一批創新人才培養工程,加快引進一批行業領軍人才,培育一批本土高技能人才及產業帶頭人。累計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巖石地球化學家張宏福等院士專家來山調研指導3場22人次,引進國家科技、醫療、教育“組團式”幫扶干部人才36名,圍繞農業科研、生態環保、新媒體運營等急需緊缺崗位,剛性引進碩士研究生91名,柔性引進釩產業、醫療、電子信息領域專家人才團隊10個、專家27人,有效聚集人才與資源要素。堅持導向育才,先后開辦高層次人才研修班5期152人,培育市級拔尖人才7名、領軍人才5名,大力實施“十百千”產業帶頭人培育工程,先后舉辦電商、畜牧等產業帶頭人培訓28期,培訓3860人次,組織中式烹調師、叉車駕駛、焊工等專業培訓126期5400人次,培育高素質農民1100人。
健全管理機制,暢通流動渠道。制訂《山陽縣人才工作目標責任考核暫行辦法》《山陽縣優秀拔尖人才選拔管理辦法》《山陽縣科技特派團管理服務辦法》等政策,建立健全政府管理人才與企業經營管理人才互通交流機制,鼓勵企業經營人才和政府管理人員雙向掛職交流。先后選派張陸鋒、孫丹等4名優秀企業家到縣高新區、天竺山管委會等部門掛職,選派5名優秀黨政人才到國有企業擔任負責人,有效提升政府部門決策水平,助推重點產業補鏈強基、延鏈擴容、強鏈突破。持續深化寧商協作人才交流,累計選派75名“三支人才”來山陽開展工作,選派229名專業技術人才赴南京市六合區開展學習交流,六合、山陽兩地合作開展人才培訓12期995人次。
人才鏈接項目,激發產業活力。出臺《山陽縣人才工作保障招商引資“六條措施”》《山陽縣人才助力項目建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以“雙招雙引”為主線,健全完善人才項目合作機制,通過疊加落實各級人才政策,實現人才鏈、創新鏈與產業鏈有效對接。2023年全縣新建標準化廠房7.3萬平方米,吸引普陽時代、金陽精密等6家企業入駐園區。積極引進總部企業2家,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家,新增建筑業企業5家,山陽高新區榮獲省級園區“畝均效益領跑者”稱號。吸引郭傳武等16名優秀文旅人才來山投資興業,回流296名人才回鄉創業,建成4A景區5家、3A景區1家,天竺山森林康養運動綜合體項目、色河鋪陸家灣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等16個市級重點康養項目,建成秦山肉牛、銀花蛋鴿等現代農業園區10個,山陽核桃油、九眼蓮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選派10支人才服務團對口幫扶239個村(社區),指導培育924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產業振興,帶動129個村、1.1萬戶農戶發展特色產業,實現了村有合作社,戶有增收項目的產業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