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縣:“四措并舉”讓流動黨員安心又暖心

陜西先鋒網

“請各位黨員在忙碌之余,了解關注一下咱家鄉的發展變化,把您的心聲和建議及時上傳至群內。”梁家山村第一書記呂哲在流動黨員微信群里發出消息后,在西安務工的楊娥娥第一個回應,隨后上傳了自己的想法。

近些年來,黃龍縣為破解流動黨員去向難掌握、管理難到位、作用難發揮等問題,采取“清底子、結對子、解扣子、落擔子”四項管理服務舉措,持續抓好292名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服務,為流動黨員“建家”、使流動黨員“戀家”、讓流動黨員“興家”,增強廣大流動黨員在黨意識,激發流動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助力家鄉振興。

流動不流失,深入摸排“清底子”。遵循“摸清底數、動態管理、全面覆蓋”的原則,各黨委夯實村級黨支部主體責任,采取逐一核查的方式,組織廣大黨員干部采取上門訪談、電話詢問、微信聯系、借助親友聯絡等多種方式,分領域、分行業、分層級、分類別開展“拉網式”排查56次,全面摸清流動黨員底數、流向和分布情況,登記造冊,建立《流動黨員臺賬》。實行“一人一檔”動態管理,定期對臺賬信息進行完善更新,做到對流動黨員底子清、情況明、信息新。

流動不斷學,心有歸屬“結對子”。根據流動黨員分布情況,建立“一對一”“多對一”等結對聯絡機制,組織“兩委”成員、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鄉村振興專干、在家黨員等與流動黨員結成聯絡對子,通過面對面、打電話或視頻等方式不定期開展談心談話,確保每月至少聯系1次。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以多樣化、信息化方式為流動黨員“充電蓄能”25場次,線上通過建立流動黨員管理微信群、開設“云課堂”、微信公眾號轉載等方式,精準推送黨建動態、理論學習、時事政策、遠程教育資源等230余次;線下通過送學上門、集中培訓、“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確保流動黨員思想“不掉鏈”、學習“不掉線”,讓流動黨員從“流入”變“融入”,提升歸屬感。在黨員流向密集的西安、延安、渭南等地區建立異地黨組織,主動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活動,引導流動黨員主動向黨組織匯報工作、生活、學習和發展情況,及時了解掌握流動黨員的思想動態、工作狀態。

流動也安心,黨群賦能“解扣子”。“非常感謝曹支書,給我娃辦理了入戶手續。”接到流動黨員陳園園咨詢新生兒入戶政策的電話后,孟家山村黨支部書記曹紅喜仔細講解入戶政策,開具入戶證明,幫助辦理新生兒入戶手續。

各級黨組織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同流動黨員進行溝通交流,在節假日等關鍵時間節點開展走訪問候。組織召開流動黨員座談會、鄉賢會等,廣泛發動流動黨員參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周“解憂”等志愿服務活動78場次,積極幫助困難黨員解決“急難愁盼”問題329件次,走訪慰問流動黨員家庭留守人員347人次,切實讓流動黨員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和關心。積極主動接收流入黨員的組織關系,為其提供必要的支部活動場所和良好服務。

流動也有為,匯流聚力“落擔子”。流動黨員是流動的人才資源。在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的同時,積極引導流動黨員主動亮身份、踐承諾、作表率,立足崗位服務群眾,積極參與社會建設與發展。開展“我為黃龍發展獻一策”“我為黃龍發展獻一技”“我為黃龍添光彩”等活動13場次,引導流入黨員為黃龍發展“傳經送寶”、貢獻力量。大力挖掘流動黨員中的先進典型,對表現優秀的流動黨員進行評優表彰,提高流動黨員榮譽感和自豪感。

“我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家鄉的基礎設施逐漸完善、村風民風日益淳樸、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村級發展存在的諸多困難,多虧了支書的帶領及全體黨員干部的付出。身為一名流動黨員,我要不斷提高個人能力,爭取能為村上發展助力。”近日,黃龍縣石堡鎮磊莊村流動黨員李景亮在參加“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座談會時說。

溫情服務溫暖人心,雙向奔赴共富黃龍。黃龍縣四項舉措一體化精準服務,持續激勵流動黨員切實扛起“在外有牽掛”的承諾,做好家鄉群眾外出創業的“引領員”、招商引資的“聯絡員”、家鄉建設的“領航員”、推介家鄉的“宣傳員”、商品流通的“中介員”,盡己之力反哺家鄉,在推動黃龍高質量發展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時間:2024-04-16 15:44:57 來源:延安黨建微信公眾號 閱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