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華州區:“四雁”工程建強村黨組織實現整體提升
渭南市華州區通過育頭雁、培家雁、引鴻雁、儲雛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盤活各類資源要素,不斷推動各類人才向鄉村集聚,推動全區農村基層黨組織“爭先進位”,持續將組織優勢轉化為強大發展動力。
一是育強頭雁定航向。實施頭雁領飛行動,嚴格執行村黨組織書記區委組織部備案管理制度,采取請進來教、走出去學等方式,定期對鎮(街道)黨政正職和村“兩委”干部開展全覆蓋培訓,開展“百堂黨課下基層”活動,搭建村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擂臺比武”平臺,召開農村基層黨組織“分類指導、爭先進位”現場觀摩會,發揮34個“一類村”黨組織書記傳幫帶作用,管好用好78名駐村第一書記,推動第一書記橫向牽手、向上對接、向下延伸,從“優質增量”推進“頭雁”隊伍更新。
二是培優家雁提效能。實施家雁齊飛行動,加大在青年農民特別是致富能手、農村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發展黨員力度,組織農業、林業、衛生、教育、水利等110余名專家組建百名專家服務團赴村組地頭開展活動,培育致富帶頭人309名,建立300名農業骨干人才和鄉土人才庫,選派30名“鄉村政法書記”,著力盤活鄉村振興人才、資源“一盤棋”。
三是回引鴻雁興產業。實施鴻雁高飛行動,緊盯在外優秀企業家、專家學者、高校畢業生等,建立人才庫、資源庫、需求庫,堅持區鎮村三級聯動,定期走訪聯系專家人才20余人,在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互聯網+農村電子商務方面引導和帶動外出務工人員、大中專院校畢業生返鄉創業就業,開設鄉土人才培訓班,開展專業化、職業化農民的崗位技能培訓50余場4000余人次,搭建平臺用活人才,實現能力共進、服務共辦、組織共建、產業共興。
四是儲好雛雁促發展。實施雛雁競飛行動,著眼長遠抓后備,鄉鎮提級管理鄉村后備人才,推行“體驗式”培養機制,啟動“三青項目”(青年黨員、青年干部、青年人才),建立村級后備力量“優選庫”,按照每村不少于3人標準儲備后備人才405名,實施農村“135優才計劃”,為全區每村引進一名大專以上學歷的鄉村振興人才,實現“雁陣齊飛”,全面擴充“新生力量”,形成“帶活一方產業、帶動一方經濟、帶富一方百姓”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