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縣:巷子里的“幸福曲”
近年來,陜西省白河縣聚焦社區治理薄弱區域,深入推進社區網格化、精細化治理,不斷在凝聚多元力量、提升服務質量、優化人居環境上下功夫,奏響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幸福曲”。
“呼聲”變“掌聲”。夏日時節,在麻虎鎮康銀社區廣場,劉祖海身穿印有“義警”字樣的紅馬甲,正在向社區居民們宣傳安全知識。
劉祖海是康銀社區義警服務隊的志愿者。該社區位于陜鄂邊界地區,是漢江白河(夾河)水電站移民搬遷和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隨著小區人口的增多,轄區社會管理壓力加大。
為充分發揮群眾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白河縣在康銀社區成立首支社區義警服務隊,由鄉鎮黨委、轄區派出所、社區黨組織牽頭,來自社區居民、企業工人、商鋪老板等熱心人士加入,成為義警志愿者,目前已招募40余人。
“除了開展義警服務,他們還積極參與孤寡老人慰問、環境衛生整治、安全隱患排查等工作,社區舉辦的各類活動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康銀社區黨支部書記宋敬文說。
“陌鄰”變“睦鄰”。“現在明顯感覺鄰里關系和睦了,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也更高了。”白河縣城關鎮向榮社區干部黃書群說。
向榮社區屬城鄉結合部新型社區,轄區內原住居民和搬遷村民混合居住,流動人口較多。為破解城鄉結合部新型社區普遍存在的問題,白河縣持續建強組織鏈條,推動組織、資源、服務下沉,讓群眾平時看得見黨員、有事能找到組織。
“社區黨支部介入后,指導轄區成立了業主委員會,督促物業優化服務,組建志愿服務小分隊,發動黨員、網格員、外賣騎手等參與社區治理。”向榮社區黨支部書記黃漢高說。
“舊貌”煥“新顏”。傍晚過后,位于城關鎮清風社區南嶺子小區的人民廣場熱鬧非凡。“以前一到下雨,路上都是積水,行人都躲著走,經過舊改后,小區排水通暢了,巷道變寬了。”在南嶺子小區住了近二十年的居民梁文革說。
南嶺子小區是典型的老舊小區,墻皮脫落、水管爆管等問題時有發生。摸清群眾需求后,白河縣城關鎮聯合電力、城管等部門集體會商,統籌推進地下排水改造、強弱電整治等基礎工程,南嶺子小區“顏值”持續提檔升級。
“社區雖小,卻連著千家萬戶。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化‘組織同建、陣地同管、要事同辦、環境同治、效果同評’工作機制,進一步增強社區黨組織功能,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精細化基層社會治理,讓基層戰斗堡壘更加穩固、社區服務更加精細、群眾幸福感更加充實。”白河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周滿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