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縣:強化組織引領筑牢鄉村振興堅實之基
近年來,淳化縣全面強化組織引領,著力夯實基層基礎、強化保障措施、激發工作活力,筑牢鄉村振興堅實之基。
構建政治堅定、作風過硬的鎮村“兩委”班子。開展鎮村領導班子研判,選拔熟悉黨的建設、產業項目、“三農”工作等方面的6名優秀干部進入鎮領導班子,調整補配村“兩委”干部6名。圍繞班子結構、能力素質、干事創業等6個方面對鎮村班子開展研判,整改發現問題,消除風險隱患。對排查確定的7個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建立“四個一”包抓機制,“一村一策”整頓提升,確保鎮村班子能夠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堅強有力的核心引領作用。
夯實嚴密有力、功能完備的基層黨組織堡壘。按照“1357”工作思路,投資1000余萬元,對22個標準不高的村級陣地進行改造提升,128個行政村全部實現標準化建設。按照“8+X”和“四有四統一”要求規范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各功能部室內外布置,實行掛牌準入制度,建立“紅黃白”三色督辦制度。全面推行服務大廳、文體娛樂、農家書屋等“七進陣地”,積極打造“七個中心”,實行“一站式服務”“一門式辦理”,有效提升村級組織活動陣地服務群眾水平,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確保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打造規范管理、嚴格考核的駐村工作隊伍。今年共派出單位和駐村干部先后實施幫扶項目116個,投入和引進資金5120余萬元,消費幫扶1787多萬元,為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添磚加瓦,奠定堅實基礎。加強對駐村工作隊的培訓和管理,提升專業素養和服務能力,分期分批組織51名駐村干部參與了省市調訓,對410名駐村干部進行了全覆蓋輪訓,幫助駐村干部深入鄉村、服務群眾,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精準盤活、高效利用鄉村閑置資產。全面梳理鄉村閑置資產,制定精準盤活、高效利用的盤活方案,采取“便民服務提升一批、鄉村事業改建一批、集體經濟使用一批、市場化開發一批”四種模式,對77個撤并村陣地進行了有效利用,避免了集體資產的閑置浪費。通過深入調研和實地考察,詳細了解閑置資產的類型、數量、分布及利用現狀,結合各村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盤活措施。積極探索完善“土地托管”“資本運營”“產業示范”“合作共建”“特色服務”等經營模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強內生造血功能。加強資產管理和監督,確保資產安全、高效利用,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健全村民自治制度,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梳理規范29項服務事項清單,簡化辦事流程,建立村級群團組織等定期向黨組織匯報制度,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和黨務、村務、財務“三務”公開,構建起黨組織統一領導下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體系。全面推行“十戶聯治”網格化管理,構建“自然戶—治安中心戶長—網格員—網格長”網格體系,按照區域布局劃分網格489個,將矛盾糾紛、特殊人群管控納入網格,實現“楓橋經驗”社會治理的創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