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禮泉縣牢固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以年度黨建重點任務為牽引,聚焦問題短板,持續壓實責任,突出規范提升,不斷求實創新,以鐵一般的信心決心推進基層黨建各項重點任務落實落地,取得顯著成效。
夯實筑牢村級戰斗堡壘。該縣配強頭雁讓班子更優,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嚴把政治標準,持續優化隊伍,村“兩委”班子成員同比下降3.1歲,高中學歷以上人數占比達到97%,較上屆增長37%,實現了年齡降、學歷升、結構優的目標;夯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責任,以鎮(街道)為單位,通過交叉研判的方式對全縣213個村“兩委”班子成員開展綜合研判;將本村致富大戶、外出能人、高校畢業生和退伍軍人等納入村級黨組織后備力量庫,截至目前儲備后備力量452人。同時,建強陣地讓硬件更硬,對2024年擬爭先進位為“一類”“二類”的53個村,按照成功提升為“一類”的村級黨組織獎勵6萬元,成功提升為“二類”的村級黨組織獎勵4萬元的原則進行獎勵;持續推進標準化建設,改造提升村級黨群服務中心182個、社區活動陣地10個,先后創建“整鎮過硬、整縣提升”市級示范鎮2個、省級標準化示范村7個、市級標準化示范村56個、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1個。
優化完善鄉村治理體系。禮泉縣嚴格五項制度落實,對基層黨組織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黨內組織生活五項制度提出明確要求,保障黨組織運行順暢。持續加強村務監督管理,結合清廉村居建設,進一步強化基層紀檢監察組織與村務監督委員會的溝通協作、有效銜接,全面落實村級重要事項、重大問題“四議兩公開”制度及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和村干部離任審計等制度,優化鄉村自治能力。深入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認真執行村規民約,支持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等“四會”開展工作,探索村級便民服務大廳“一站式服務”機制。發力打造安全管理體系,按照“簡政放權、優化服務、提升效能”原則,全縣225個村(社區)共建立615個網格,由225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網格長,651名村(社區)“兩委”干部、1031名黨員擔任網格員,廣泛開展黨的建設、社會保障、應急管理、社會救助等“紅袖標”志愿服務,基本實現了村居德治、自治、智治、法治共治共享。常態化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到街道、社區報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配合城市社區共建,為民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累計69個單位黨組織與社區簽約,2400余名黨員報到。
切實抓好黨員干部培訓。該縣深入開展黨員學習教育,每年組織各鎮(街道)黨(工)委書記、組織委員、村黨組織書記、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開展集中培訓,2021年以來參加縣級以上培訓累計3500余人次;分類別開展農村黨員群眾技能培訓,組織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負責人到農廣校、農業示范園區等,學習發展思路、經營模式、規?;N植養殖技術等;對黨員骨干、青年農民、農村能工巧匠、返鄉入鄉創業人員,采取“課堂+田間+遠程教育”模式,開展技術技能培訓,先后舉辦專家流動課堂290場次、田間科技直通車210余場次、農民夜校23場次、職業農民培訓126場次、電商實操培訓11場次,受益農戶16.5萬余人次。同時,大力實施農村學歷提升工程,依托咸陽職業技術學院、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等,積極開展農村基層干部“學歷提升”,先后組織40余名村“兩委”干部和村后備干部入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