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縣:多措并舉打好人才“引育留用”組合拳
澄城縣落實省市人才工作部署要求,深入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創新開展“人才領航 智匯澄城”行動,貫通施策“引、育、用、留”,以高質量人才優勢助推高質量發展。
“三強化”筑牢人才發展根基。強化黨管人才。編制“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實施“人才領航 ?智匯澄城”行動,建立縣委常委會“定期議才”制度,保障人才工作優先謀劃、優先推進、優先落實。強化產才融合。發揮人才助力鄉村振興“4310”平臺吸附效應,以產業為基礎,以需求為導向,制定引才目錄,按需引才、以產育才,實現產才融合、一體化發展。強化政策保障。將人才振興納入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實施高精尖人才“一事一議、一人一策”靈活引進措施,在教育醫療、旅游政務等人才服務點開通“綠色通道”,發放人才補助資金180余萬元,讓各類惠企優才政策落地落實。
“三注重”激活人才招引磁場。注重“筑巢”引才。持續深化校地、校企合作,聚焦綠色建材、中藥材、現代農業等8大產業,柔性引進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180名,設立市級專家工作站6個,中省創新創業平臺9家,打造區域領先的引才新高地。注重“暖巢”聚才。堅持鄉情引才、鄉黨招商,建立澄城籍“四鄉”人才信息庫,通過《致在外鄉黨的一封家信》,通報家鄉發展情況、宣傳家鄉營商環境、推介家鄉發展項目,發揮各地澄城商會、招商特使引才作用,將在外創業的企業家作為赴外招商的優先選項。注重“固巢”招才。強化金融服務,設立1000萬元人才工作“資金池”,對符合條件的人才給予50萬-200萬元的貼息貸款支持,與各大銀行等建立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經辦合作關系,提高人才創業初期資金保障。
“三深化”加強人才素能培育。深化培訓練內功。實施“創業引領、名師名醫、沃土計劃、精英工匠”等人才素質提升項目,組織農業、教育等領域人才赴先進地區充電賦能,選派優秀黨政、專技人才至丹徒區掛職鍛煉,學理念、拓視野。深化幫帶提素能。拓展農業、教育、醫療等“京澄”合作維度,中科院、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北京八中、博士后團等30余名專家學者赴澄交流指導。對優秀返鄉人才實行導師結對幫扶,培養儲備村級后備力量。深化實踐強本領。實施年輕干部“墩苗培育”工程,注重在重點工作一線歷練干部人才,構建“駐村第一書記聯盟-科技成果轉化團-鎮(街)人才驛站”協作機制,500余次個性化、清單式服務惠及群眾十余萬人。8名優秀人才被推選為市、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三優化”涵養聚才引智生態。優化服務機制。將人才工作納入縣委常委會年度工作要點和黨務記載制度,落實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工作制度,定期走訪慰問優秀人才、召開行業領域人才工作座談會,為人才排憂解難。優化生活保障。高標準打造拎包入住人才公寓60套,上線“澄城人才”微信小程序,升級優化“古徵精英卡”電子卡,為持卡人才提供11方面優惠暖心服務,開通“6712380”人才服務熱線,傾心解決人才“關鍵小事”。優化愛才環境。建成投用全省首家縣級人才公園,編撰發行《人才特刊》,開展澄城縣第一屆“人才周”系列活動,舉辦“四鄉”人才招聘會,為“四鄉”人才創業示范基地授牌,召開優秀人才座談會,讓人才在政治上受尊重、事業上得支持、生活上得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