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七個一”舉措情暖返鄉人員
春節期間,延安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兩個作用”,探索推行關心關愛返鄉人員“七個一”舉措,進一步夯實維護基層穩定、促進基層治理根基,以實際行動增強廣大群眾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滿意度。
一套全覆蓋的組織體系壓實責任。實行縣級領導聯系鎮街、鎮街領導包片聯村、村干部聯戶包人的工作機制,堅持每日調度工作進展,精準研判風險,及時化解隱患,構建了“黨員干部到一線盡責、治理合力在一線凝聚、風險隱患在一線化解”的工作格局。洛川縣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133制”為抓手,組織1178名黨員干部,23個基層政法單位深入一線開展工作。吳起縣全面落實縣鎮村組24小時值班責任制,發現問題及時受理處置。
一次全方位的深入摸排掌握民情。全市296名縣級領導帶隊,整合鎮村工作力量深入村組,逐村逐戶逐人走訪排查,以返鄉人員為重點全面摸排,累計排查出返鄉人員66145人,發現化解鄰里矛盾、老人贍養、交通出行、停暖漏水、債務糾紛等問題隱患66個,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寶塔區聚焦返鄉人員大走訪、風險隱患大排查、矛盾糾紛大化解,開展“上樓進村入戶走訪”專項行動。富縣運用“兩說一聯”機制,組織28名法官、334名干部到基層開展便民調解。
一輪心貼心的春節慰問送去關懷。結合春節期間走訪慰問活動,指導縣區制定《致返鄉人員的一封信》,組織各級領導干部對返鄉人員及其家庭進行“走親戚”式看望慰問,累計走訪64660人,慰問16676人,向他們送去春節慰問品和節日祝福。子長市聚焦“干干凈凈過大年”活動,在走訪慰問中堅持多走“群眾門”、多聽“牢騷話”、多講“惠民策”、少搞“形式風”,全力營造干凈整潔、安全穩定、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宜川縣以走訪慰問活動為契機,將14名返鄉黨員大學生納入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為村“兩委”換屆提供人才支撐。
一支聚合力的便民隊伍服務群眾。各村組建了由黨員干部帶頭,第一書記、駐村隊員、民警、網格員、志愿者參與的便民服務隊伍;幫助群眾解決過節物資、就醫用藥、交通出行等實際問題,協調化解鄰里糾紛,積極參與防火、防盜、防冰雪、防煤氣中毒等應急處突事項,將隱患發現在前,問題解決在先,讓群眾放心安心順心。志丹縣“紅袖章便民服務隊”幫助返鄉人員解決生活實際問題368件。安塞區依托“鎮企聯建”,協調駐鎮企業出動9臺鏟車、組織300余人清理鄉村道路積雪,保障群眾出行安全。
一系列聚人氣的文藝活動提振精神。依托“延安過大年活動”,以鎮街為主體,組織開展趣味運動會、秧歌村晚、義寫對聯、集體觀影等文體活動431場次,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營造安全穩定和諧的鄉村環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家鄉溫暖與組織關懷。延長縣精心打造“燈耀延長·點亮新春”光影街區11處,開展剪紙、石版畫、曲頸琵琶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16場次,讓廣大返鄉人員盡享節日歡樂。黃陵縣依托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兩包兩帶”機制,24個片區黨總支牽頭組織包聯單位與各村黨組織聯合開展“賞年畫、送春聯”“筆墨凝書香、新春送萬?!钡然顒印?/span>
一場敞心扉的茶話座談匯集民意。鎮村兩級黨組織舉辦茶話座談會441場次,認真傾聽返鄉人員訴求,協調解決生產生活困難。主動向返鄉人員詳細介紹家鄉發展變化返鄉創業政策,宣講治安管理、平安建設政策法規,森林防火、飲食安全相關知識。充分聽取建設家鄉的意見,邀請他們回家鄉共謀發展。延川縣組織開展“共話家鄉美”主題座談會61場,收集意見建議136條,鼓勵返鄉人員建言獻策。
一批勤致富的返鄉典型樹標桿。市、縣兩級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在政策上提供便利、創造條件、搭建平臺,鼓勵返鄉人員積極參與鄉村治理、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宣傳返鄉典型65人,引導在外能人返鄉歸巢助力鄉村振興。甘泉縣堅持黨建引領聚人才,成立“情暖甘商·春歸故里”招商小分隊,走訪慰問返鄉企業家12人,初步達成新能源、快遞物流、農副產品加工領域投資意向3個。黃龍縣組織50名返鄉人員實地觀摩休閑漁業小鎮、農事服務中心、新品種蘋果示范園等返鄉青年創業項目,介紹現代農業產業、旅游餐飲、民宿發展等獎補政策,激發回鄉干事創業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