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印臺區:靶向施策促進基層黨建提質增效
2024年,印臺區堅持將基層黨組織“分類指導、爭先進位”三年行動計劃和“六個一”攻堅行動作為提升基層黨建質效的著力點,對標銅川先鋒行動,扎實開展“秀明故里黨旗紅”活動,凝心聚力、靶向施策、履職盡責,使黨建引領服務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更加有力有效。
鑄忠誠、固根本凝心鑄魂筑牢思想根基。理論武裝更加扎實。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常態化組織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研討等,推動理論學習走深走實。健全“區級示范、黨委集中、支部兜底”黨員三級聯訓模式,創新農村黨員“田間課堂”、開設黨代表“一線課堂”等,分級分類開展各類培訓68期。
黨性修養顯著增強。持續深化“初心洗禮”教育機制,依托郭秀明紀念館、紅二方面軍在陳爐等資源,創新構建“立體式教育+沉浸式體驗+實境式參與”模式,開展紅色經典誦讀、紅色文化體驗、紅色故事宣講等活動,開展各級各類現場教學227批次。
黨員管理取得實效。聚焦退休黨員組織生活難規范、日常教育難落實、黨員作用難發揮等問題,在全區試點推行“一網雙建一家園”工作機制,創新推出“槐樹課堂”“午間一刻”等宣講品牌,組建成立“老黨員余熱隊”“煤凹凹”志愿服務隊,引導退休黨員更好融入社區、發揮作用。
強組織、育隊伍黨建賦能鄉村振興闊步前行。村級戰斗堡壘更加牢固。鞏固拓展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成果,評定農村“一類”黨組織28個,培育第三批“五星級”村級黨組織6個。完成72個村班子運行情況評估,動態調整村黨組織書記2名。協調撥付“蘇陜協作”幫扶資金25萬元,有力推進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見實效。
村干部力量不斷增強。健全“選育管用”全鏈條機制,鍛造高素質村干部隊伍。實施“雁陣培育”12條措施,培育頭雁9名、強雁11名、雛雁52名。實施村級后備隊伍“雛雁計劃”,推行村黨組織書記與重點培養對象“雙聯絡”模式,制定幫帶措施126條,儲備“直播達人冉博超”等村級后備力量350人。
村集體經濟發展持續壯大。推行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連片”發展模式,70%以上的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20萬元。村集體經濟“五聯共建”獲評2023年度全省組織工作改革創新三等獎。深耕第一書記鄉村振興產業聯盟,搭建“秦齊甄選”帶貨平臺,開展“書記‘薦’農品”直播助農活動,累計幫銷農特產品400余萬元。《初心點亮振興路》榮獲全省黨員教育三類電視片。
優服務、解難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成效顯著。社區基礎設施提質升級。推廣運用“三張清單、四化共治”基層治理模式,深入推進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攻堅計劃,先后評定“一類”黨組織10個,打造高標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8個、網格(小區)黨群服務驛站8個,主城區7個社區實現“一站式”服務、“一門式”辦理。
社區服務功能持續完善。創新推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網格(小區)黨群服務驛站+訪送工作站”三級矩陣服務模式,推進“紅色驛站”建設,成立“紅色管家”服務隊,培育“五心”服務法等典型做法,打造“老年食堂”“健康小屋”等便民平臺,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社區為民服務更加精準。深入開展為民服務“一年10件實事”活動,建立民意需求、承諾事項、實事兌現、常態服務“四張清單”,用心用情解決群眾關心的難點、堵點問題。“四張清單”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經驗做法在《陜西日報》等媒體刊發報道。
擴覆蓋、重延伸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全面提升。機關黨建標準不斷提高。對標“四強”目標抓黨支部建設,評定“一類”黨組織24個。深化模范機關“三級聯創”,創新開展黨建品牌展示交流會,對54個黨支部黨建工作開展全覆蓋督導檢查,命名表彰“模范機關”4個、“五星級黨組織”11個。
國企事業單位黨建觸角有效延伸。強化國企黨組織設置、人員配備等規范管理,促進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有效融合。推進市五中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落實醫療專家、黨員骨干力量“雙培養”機制,力促各項工作組織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評定國企和事業單位“一類”黨組織13個。
新興領域黨建覆蓋有形有效。持續開展“評星晉級,爭創雙強”活動,新打造黨建示范點3個,派駐黨建指導員84名。推行“紅色商圈”黨建聯盟,在全市率先成立區級“貨車司機之家”,優化拓展“紅色加油站”“司機之家”等暖“新”驛站6個。
2025年,印臺區將以打好三年行動計劃“收官戰”、有效破解“六不”難題為抓手,持之以恒補短板、強質效、創品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保障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