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縣:以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

黨建引領促發展,鄉村振興譜新篇。近年來,武功縣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從產業發展、人才振興、鄉村治理等多方面精準發力,推動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互融互促,不斷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石。武功積極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帶領群眾發展特色產業,實現增收致富。

在蘇坊鎮瓦腰村,過去,村里產業結構單一,村民收入微薄。村黨支部經過深入調研和市場分析,決定依托當地的自然資源和傳統種植優勢,成立武功縣綠盛農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由村黨支部牽頭,動員5戶種植大戶率先加入合作社,流轉土地,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和品種,發展綠色蔬菜種植。在黨支部的引領下,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不僅吸引了196戶村民入股,還為周邊村民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如今,村里的蔬菜種植面積達到了650畝,品種涵蓋了洋蔥、白菜、蘿卜等多個品種,產品暢銷周邊城市,村民人均年收入從原來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了3500元以上。

此外,該縣還積極推動電商產業與農業的深度融合,通過建立電商服務站,培養農村電商人才,幫助農民將農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邀請小微、顏顏sunny、武功警事等自媒體達人帶頭參觀學習,成立電商服務團隊,幫助村民將當地的特色農產品如土雞蛋、蘋果、獼猴桃等通過網絡平臺進行銷售。去年,網絡達人們通過電商直播幫助群眾銷售農產品達20余萬斤,有效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

在武功,黨建引領下的產業發展模式成效顯著。黨支部牽頭成立合作社,優化種植結構,整合各方資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這一模式不僅提升了村民收入,還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讓村民看到了鄉村發展的希望,堅定了跟黨走、謀發展的信心。

黨建引領人才振興,注入鄉村振興“新活力”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武功通過黨建引領,積極吸引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

該縣大力實施“人才回引”工程,鼓勵在外的優秀人才返鄉創業。貞元鎮北杈城村的王力,大學畢業后在大城市從事互聯網工作,收入頗豐。鎮黨委了解到他的情況后,多次與他溝通交流,向他介紹家鄉的發展機遇和優惠政策,邀請他返鄉創業。在黨組織的感召下,王力回到家鄉,創辦了一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資源,對家鄉的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同時,他還帶動了周邊120余名村民就業,為家鄉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該縣還注重本土人才的培養。通過開展各類農業技術培訓、職業技能培訓等,培養了一批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新型農民。大莊鎮段王村的馬有余,積極參加縣里組織的農業技術培訓,學習了先進的果樹種植技術?;氐酱謇锖?#xff0c;他將所學知識傳授給其他村民,并帶領大家對村里的果園進行了改造升級,引進了新品種,采用了科學的種植管理方法。如今,村里的果園產量和品質都有了大幅提升,村民的收入也隨之增加。

“人才回引”工程與本土人才培養計劃,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活力。人才憑借自身專業知識與技能,推動了武功農業產業升級,帶動了村民就業增收,他們已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為鄉村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打造鄉村振興“新家園”

鄉村治理是鄉村振興的保障。武功通過加強黨建引領,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打造和諧宜居的鄉村環境。

在普集街道北顯村,黨支部積極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凡涉及村里重大事項決策、重要項目安排、大額資金使用等,都要經過村黨支部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這一工作法的實施,充分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提高了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同時,該縣還積極開展文明鄉風建設,通過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道德模范評選等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普集街道肖馬村通過開展“好媳婦”“好婆婆”評選活動,在村里營造了尊老愛幼、家庭和睦的良好氛圍。村里還成立了志愿服務隊,由黨員帶頭,定期開展關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志愿服務活動,讓村民感受到了黨組織的溫暖和關懷。

普集街道北顯村推行的“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以及肖馬村開展的文明鄉風建設活動,展現了黨建引領下鄉村治理的新成效。通過完善治理體系,保障村民權益,培育文明鄉風,鄉村變得更加和諧宜居。這種以黨建為核心的鄉村治理模式,充分調動了村民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提升了鄉村治理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

武功在黨建引領下,鄉村治理體系不斷完善,鄉村環境不斷優化,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為鄉村振興打造了一個和諧、穩定、文明的新家園,讓鄉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