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安塞區:打出“選育管用”組合拳 建設村級后備力量生力軍

陜西先鋒網

安塞區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錨定鄉村振興的目標任務,下大氣力健全村級后備力量“選、育、管、用”全鏈條工作機制,著力破解村干部隊伍“青黃不接”“后繼乏人”的難題,儲備一支朝氣蓬勃、生龍活虎的村級后備力量。

逐村研判“過篩子”,建好后備力量“蓄水池”。選準苗子,才能蓄足活水。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錨定致富能手、退役軍人、返鄉大學生、本土鄉賢、優秀網格員等,通過逐村“把脈問診”、層層“過篩”選拔,真正把群眾認可、能力過硬的好苗子選出來、用起來。一是摸清需求“精準畫像”。由包聯鎮(街道)的區級領導帶隊和鎮(街道)班子成員組建工作組,逐村召開黨員群眾代表會,圍繞“村里缺什么樣的人”“需要補哪些短板”展開討論,建立產業發展、矛盾調解、電商服務等6類人才需求清單。同時結合日常走訪,從返鄉大學生、致富能手、退役軍人等群體中摸排“潛力股”,確保后備人選儲備與村莊發展同頻共振。二是多方薦才“開門納賢”。推行“四薦三審兩公開”機制,采取個人自薦、組織推薦、群眾舉薦、鄉賢聯薦“四方薦才”,通過村級申報、鎮(街道)初審、區級部門聯審、區委組織部終審“三級把關”,對初步人選的工作實績、群眾口碑、帶富能力進行綜合研判,對存在負面清單情形的一律“一票否決”,嚴防“帶病后備”現象。三是分類儲備“動態更新”。對確定的村級后備力量以鎮(街道)為單位按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等類型分類建檔,實行“一人一檔”動態管理,對考核不達標的及時調整,確保“蓄水池”活水長流。去年以來先后有3名不符合條件人員被“篩”出后備力量儲備庫。目前全區已儲備村級后備力量233人,其中35歲以下占比38%,高中及以上學歷占比92%,致富帶頭人占比38%,隊伍結構實現“年齡梯次合理、專業覆蓋全面、能力適配基層”的優化目標,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頭活水。

精心培育“壓擔子”,提升后備力量“續航源”。育管用,關鍵在實戰。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干什么學什么”原則,構建“理論+實踐+幫帶”立體化培養體系,讓后備力量在干中學、在事上練,真正練就扎根鄉村、服務群眾的硬本領。一是靶向培訓“補短板”。圍繞后備力量知識弱項、經驗盲區,開設“訂單式”培訓課程。針對年輕后備力量,組織農技專家下田教種養技術、電商能手開課講直播賣貨;對缺乏管理經驗的,開展村級事務規范、集體經濟運營等專題培訓。推行“線上+線下”雙線教學,依托“學習強國”“安塞黨建云平臺”推送微黨課89期,實現“碎片化時間”高效利用。去年累計舉辦實訓專題培訓班6期,組織233名村及后備力量赴延安、楊凌等示范基地觀摩學習12場次,努力使各后備力量成為群眾信服的“行家里手”。二是設崗定責“壓擔子”。按照后備力量的不同情況,設置不同實踐崗位,暢通后備力量參與村級事務渠道,幫助熟悉村情民情、盡快成長。對在村任職的后備力量,推行“履職承諾”和“擂臺比武”,通過現場演講、情景模擬等方式組織后備力量拼素質、比能力,在實戰實訓中提升履職能力;對在村但未任職的后備力量,由各村結合實際設置崗位,組織后備力量根據自身特長至少認領1個崗位,實行崗位目標管理,每年向村黨員大會公開陳述崗位目標完成情況,推動發揮作用;對流動在外的后備力量,做實主題黨日、政治生日、重要節日“三個必聯系”,培養聯系人定期通報村情民情、政策文件等,結合黨員冬訓組織開展1次座談交流、舉辦1次項目推介,引導其主動為村聯系發展資源、讓后備力量在實戰中錘煉能力。去年以來,全區233名后備力量牽頭化解矛盾751起,推動建成產業項目56個,在實戰中“強了筋骨”“長了本事”。三結對幫帶“傳經驗”。建立“2+1”導師制,由1名鎮(街道)干部和1名村“兩委”成員共同幫帶1名后備力量,制定“傳經驗、教方法、指路子”個性化培養計劃。駐村干部帶著走村入戶講政策,村書記手把手教矛盾糾紛調解、項目資金爭取等“土辦法”,讓后備人才快速掌握“沾泥土、帶露珠”的鄉村工作法。今年以來,累計開展“田間碰頭會”“板凳課堂”96場,解決實際問題23個。

健全機制“墩苗子”,優化后備力量“結構層”。嚴管厚愛,方能墩苗壯骨。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推動后備力量“能進能出、優進絀退”,讓后備人才在嚴管厚愛中墩苗壯骨、蓄能提效,為鄉村振興鍛造一支能扛事、會干事的“生力軍”。一是動態跟蹤“育好苗”。制定《村級后備力量管理辦法》,加強對后備力量的跟蹤考察,準確掌握后備力量現實表現情況,按照“能進能出、優勝劣汰”的原則,對不敢擔當、不愿作為、群眾公認度不高的村級后備力量,及時調整出信息庫,確保后備力量“蓄水池”常備常新。二是雙向同步“培好樹”。堅持把發展壯大農村黨員隊伍與選拔培養村級后備力量有機結合起來,建立選拔推優機制,把思想素質好、致富能力強的農村優秀青年吸收為預備黨員,同步確定為村級后備力量加以培養考察。同時,與延安開放大學聯合實施“雛雁提升”計劃,全力提升村級后備力量學歷層次。三是政策關懷“造好林”。堅持政治上關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顧村級后備力量,對政治素質過硬、能力比較突出、群眾比較認可的后備力量,在評先評優、推選“兩代表一委員”時優先考慮,村“兩委”班子成員出現空缺時納入重點考察范圍,充分調動后備力量干事創業積極性。


時間:2025-05-20 18:11:46 來源:延安黨建微信公眾號 閱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