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陜西省反饋督察情況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根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條例》,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陜西省開展了第三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統籌開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2025年7月29日,二十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第7次會議審議通過督察報告。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督察組于2025年9月12日向陜西省委、省政府進行反饋。督察組組長黃明通報督察報告,陜西省委書記趙一德作表態發言,陜西省省長趙剛主持會議。督察組副組長于會文,督察組有關人員,陜西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有關部門和各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督察認為,陜西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陜西生態環境保護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記“自覺當好秦嶺衛士”“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殷殷囑托,牢記“國之大者”,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工作力度持續加大,生態環境明顯好轉。
陜西省深刻汲取秦嶺違建事件教訓,深入開展秦嶺“五亂”整治,強化秦嶺常態化長效化監管。大力實施白石河流域硫鐵礦污染治理。扎實推進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印發美麗陜西建設實施意見、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制修訂《陜西省渭河保護條例》等15部地方性法規、關中地區生活垃圾焚燒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14項地方標準。持續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加強黃河干流生態保護,推廣富平“五水協同”助力鄉村生態振興經驗。推進防沙治沙和荒漠化綜合防治,2023年以來治理沙化土地206.5萬畝,“十四五”以來治理水土流失1.17萬平方公里,年均入黃泥沙量較2000年以來多年平均入黃泥沙量減少20%。加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保護,漢丹江干流出省斷面水質穩定保持Ⅱ類。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因地制宜推動關中科技賦能創新升級、陜北能源革命轉型升級、陜南生態優先綠色升級。推進產業、能源結構調整,新能源裝機規模占全省電力總裝機比重提高到47%,可再生能源年均增長率超過20%。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新興產業持續壯大。
陜西省高度重視此次督察工作,把配合做好督察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召開3次省委常委會會議專題研究,邊督邊改、立行立改,推動群眾舉報問題切實整改。截至2025年8月底,督察組交辦的2550件群眾舉報問題均已辦結或階段辦結。
督察指出,陜西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雖然取得明顯成效,但對標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對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新期盼,一些地方、部門思想認識還有差距,統籌協調不夠到位,工作措施不夠有力,治理能力不足,執行力不強,一些突出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差距。思想認識不到位。有些市縣、部門和基層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深不透,在入腦入心、落實落細、一以貫之上仍存在較大差距。一些地方和部門統籌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較弱、能力不強。西安市野生鳥類違法捕獵販賣多發頻發。部分地方遏制“兩高”項目盲目上馬不力,違規建設限制類化工項目、鋼鐵項目,個別地方“地條鋼”屢查屢犯。全省還有一批落后機電設備應淘汰而未淘汰,個別企業有多臺落后電機既未納入有關部門淘汰清單,也未按要求實施淘汰。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仍有短板,榆林市淤地壩、攔沙壩建設和病險淤地壩除險加固工作滯后,一些地方侵占淤地壩等違法行為多發;防沙治沙形勢依然嚴峻,個別地方較2020年沙地面積增加,毀林毀草問題比較突出。責任落實和基層執行力存在較大差距,有的違規礦山長期未按要求關停;有的企業和修復項目違規在渭河堆放砂石料,侵占河道,當地多次責令整改,但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
二是落實黃河流域“四水四定”要求和漢丹江流域保護不力。違規取用水問題多發,銅川等市違規發放地下水取水許可證;寶雞等市一些單位和企業通過擅自在河道攔壩等方式違規取水。侵占破壞河道岸線濕地頻發,個別企業在黃河干流河道內違規露天堆存原煤。一些企業生產廢水收集處理不到位,排入漢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環境基礎設施欠賬較多,一些新建城區污水處理能力不足,污水溢流問題多發,大量污水溢流排入渭河及其支流;部分地方生活污水直排漢江及其支流;一些地方黑臭水體整治不到位,污水收集和中水回用數據造假。
三是關中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嚴峻。結構調整推進不力,關中地區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清潔能源替代嚴重滯后,一些地方應實施清潔能源替代的93家工業爐窯企業,僅有3家完成。運輸結構等調整進展緩慢,關中地區應于2025年建成的11條鐵路專用線,實際僅建成2條。違法排污問題突出,有的企業大氣污染防治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抽查的多家石化、煤化工企業廢氣治理不到位;多家企業未完成簡易低效治理設施改造;一些地方石灰行業普遍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多家機動車檢測機構仍然存在弄虛作假問題。一些企業重污染應急措施落實不到位。
四是固體廢物違規處置及其他環境風險突出。一些礦山廢渣違規處置,壓占土地、林地。工業固廢利用處置不力,大量工業固廢違規堆存、綜合利用率低,大宗固廢綜合利用重點項目進展滯后。個別地方大量可資源化利用的建筑垃圾未利用,多個地方亂堆亂倒問題突出。一些尾礦庫存在環境風險。
督察要求,陜西省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扛牢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奮力譜寫美麗陜西的新篇章。深入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統籌處理好發展與保護、安全的關系,堅決落實“四水四定”要求,大力加強淤地壩建設和管護,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厲打擊破壞野生鳥類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嚴控“兩高”項目盲目上馬。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夯實企業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高度重視信訪投訴辦理。對失職失責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厘清責任,嚴肅、精準、有效問責。
督察強調,陜西省委、省政府應根據督察報告,按照《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辦法》要求,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45個工作日內報送黨中央、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已按有關規定移交陜西省委、省政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