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縣:抓黨建提“五力”促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延安市甘泉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必須采取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的指示要求,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若干意見》,以黨建引領為“紅色引擎”,“五力”齊發,以基層黨建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筑牢基層堡壘,提升鄉村振興“牽引力”。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堅持抓基層、打基礎,實施“美水黨建+”擴能,始終把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同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起來,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不斷強化村級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實現抓黨建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注重強基固本,深入推進黨建先鋒引領工程,鞏固拓展“支部建設提升年”活動,持續深化“提升組織力三年行動”成果,分類實施基層黨建提質創優“標桿引領、晉位提檔、固本強基”三大行動,擦亮先進、提升一般、轉化后進,建成省級和市級標準化示范村24個,實施2個紅色美麗鄉村建設,整治軟弱渙散黨組織1個,提升了基層黨組織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火車頭”。

打造過硬隊伍,提升鄉村振興“源動力”。頭雁領飛,群雁齊飛。堅持建強組織,選好班子,實施“提能”“沃土”工程,以鄉村換屆為契機,注重把講政治、懂經濟、善治理的優秀干部選出來、用起來,推薦提拔2名鄉鎮“一把手”進入縣級領導班子,鄉鎮黨委班子成員平均年齡35.9歲,本科以上學歷39名;村“兩委”干部突出“雙好雙強”,村黨支部書記中“四類人員”59名占比達到95.2%,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堅持“縣級統籌、嚴選嚴派、因村選派、人崗相適”原則,統籌選派最強力量、有序壓茬開展輪換,精準選派195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63個駐村工作隊組,實現工作隊全覆蓋,投入鄉村振興一線,形成強大鄉村振興工作合力。

發展集體經濟,提升鄉村振興“硬實力”。提衣提領子,牽牛牽鼻子。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圍繞“盤清家底”“盤活三資”目標,把長期“躺”在賬上的資金,閑置廢棄的地方,集體耕地、林地等清產核資、確權登記,進一步盤活農村資產。以“黨旗引領鄉村振興路”為主題,突出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實施集體經濟“重點扶持、示范培育”兩大行動,推進“黨建+產業”融合模式,健全集體經濟發展成效與村干部報酬待遇掛鉤、與群眾利益聯結的有效機制,創新推進產業鏈支部建設,確定鄉村振興重點村19個,投入中省市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415萬元,厚實了村集體“家底子”,形成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