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長市:“三個堅持”打造“富民黨建”新模式擘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今年以來,子長市楊家園則鎮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堅持“抓基礎促提升,抓隊伍強保障,抓引領添動力”,打造“富民黨建”新模式,夯實富民之基,拓寬富民之道,培育富民之業,擘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一、堅持抓基礎,促提升,夯實富民之基

一是抓陣地,讓黨員群眾活動“有場所”。鎮黨委對全鎮31個村(社區)進行了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投資20萬元打造社區、楊二村高標準活動場所,提升活動場所綜合利用效率。二是抓學習,讓黨員為民“有本領”。打造“四大課堂”(喇叭課堂、集訓課堂、流動課堂、田間課堂),利用“學習強國”“黨建云平臺”等學習平臺強化日常學習,要求黨員干部主動學理論、學業務,提高黨員干部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三是抓思想,讓黨員服務“有動力”。鎮黨委舉辦黨史學習教育分享會,村(社區)書記圍繞黨史學習教育,結合社區重點工作,立足崗位進行分享。四是抓載體,讓黨建工作“有特色”。按照“一鎮一品牌、一村一特色”思路,在全鎮狠抓“富民黨建”提升工程,確保每個村都有自己的黨建品牌,如楊二村的“黨旗領航振興路”黨建、社區“五個依托,構建五心家園”的為民黨建、麻柴溝村“紅蘋果”黨建等。五是抓制度,讓運行機制“有保障”。在全面夯實鎮、村兩級書記抓黨建工作職責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完善“三會一課”“黨員干部遠程教育”“村干部坐班值班”“便民服務代辦”“雙諾雙評雙公開”“黨員政治生日”“問題墻+回音壁”等15項管理制度,堅持“月督查、季點評、半年一評比、全年一總結”的辦法,嚴格運用督導考核機制。

二、堅持抓隊伍、強保障,拓寬富民之道

一是強化班子建設。圓滿完成全鎮31個村(社區)“兩委”班子換屆和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工作。嚴格落實村黨組織書記檔案管理制度,安排專人對31名村(社區)支部書記檔案進行統一收集、管理。二是培樹優秀帶頭人。始終將“雙培雙帶”工程作為富民黨建的核心任務,先后將5名支部書記培養成致富能手,7名致富能手吸納為黨員。精中選優,優中選強,累計從黨員中培育出優秀黨員中心戶26名。如王家坪村黨支部書記張治權通過土地流轉,種植千畝蘋果園,吸納脫貧戶6戶,解決零就業家庭11戶;吳家坪村黨支部副書記魏寶林承包土地栽植蘋果500畝,吸納脫貧戶23戶。三是培樹創業新標桿。按照“創建一批示范基地,帶動一批農民工返鄉創業,吸引一批農民工就近就業”的工作思路,把培樹返鄉創業人員典型和青年創業群體作為重點創樹對象,積極幫扶他們領辦、創辦、開辦農民合作社,樹起創業標桿,開辟致富路子。楊一村村民楊偉偉成立和琪福養殖合作社,投資500萬元新建種豬繁育基地,雇傭周邊農戶就業80人次,并當起了鎮養殖指導員。

三、堅持抓引領、添動力,培育富民之業

鎮黨委按照“抓黨建、促經濟、助振興”的要求,積極探索“專業合作社+黨員中心戶+農戶+產業”的發展模式,培育富民產業,助推鄉村振興。一是支部引領建產業。鎮、村兩級黨組織將“一村一品”建設列為“雙諾雙評雙公開”制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首要任務,突出重點抓,下大力氣抓,堅持長遠抓,初步建成了蘋果專業村8個,大棚專業村6個,打造養殖專業村5個,150余棚“無核玫瑰”葡萄喜迎豐收。二是黨員履諾助產業。要求所有有履諾能力的黨員結合個人實際,從技術指導、協調保障、措施落實等方面做出承諾,使發展產業有人管、有人帶、有人幫,助推“一村一品”縱深發展。成立4個黨員技術服務工作隊,牽頭建成果園、光伏發電等經濟實體25個。三是“問題墻”上推產業。要求涉及產業建設問題短板必須掛號上墻,由鎮村兩級、包扶單位共同把脈會診,集中破解“一村一品”產業建設瓶頸。目前,通過“問題墻+回音壁”解決了產業建設中水電路基礎設施配套問題10個,集中流轉土地12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