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強化“五個引領”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銅川市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積極探索基層黨建融合發展的新路子,不斷推進基層黨組織領導能力提質增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強化政治引領,凝聚鄉村振興合力。建立市委農村工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九個專項工作組牽頭推進、相關部門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制定了全市鄉村振興戰略組織振興和人才振興兩個《專項規劃》,進一步健全完善市級、區縣級領導聯鄉鎮包村和市級、區縣級單位定點幫扶工作制度,將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情況作為各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的重要內容,切實把黨管農村工作落到了實處。

強化組織引領,筑牢鄉村振興堡壘。全面完成村“兩委”換屆,對全市359名村黨組織書記和2405名村“兩委”成員進行了全覆蓋培訓,落實村黨組織書記區縣委備案管理制度,全面建立“一肩挑”后備人才庫,儲備村級后備力量746名。堅持把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作為提升組織力的重要舉措,補短板強弱項、抓規范促提升,全市累計創建省級示范村41個。堅持把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建立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動態監測機制,一村一策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73個。堅持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作為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治本之策,制定了《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十二條”》《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的七項措施》等文件,注重抓基層、打基礎、固根本,為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基礎。

強化人才引領,激發鄉村振興活力。堅持把優秀干部往鄉村振興一線選派,健全完善日常管理、業務培訓、激勵保障機制,累計選派633名第一書記、2145名工作隊員駐村工作,增派40名縣級干部和86名科級干部駐村幫扶,表彰“十佳第一書記”30名,累計從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中提拔重用351人,我市第一書記代表靳康鵬被評為全國“最美公務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健全完善第一書記選派管理長效機制,出臺《關于向重點鄉村持續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的實施意見》,今年向脫貧村、紅色村選派全市第一書記190名。充分發揮人才資源優勢,建立“一企一策一專班”人才工作機制,選派174名科技特派員到貧困村開展科技扶貧,建立17家市級“農業首席專家工作站”,組建6支拔尖人才服務團深入基層開展技術指導、業務培訓、義診送教、結對幫扶等活動420余次,受益群眾8萬余人。

強化產業引領,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圍繞“提升薄弱村、壯大一般村、做強富裕村”目標,落實重點扶持、示范培育、輻射帶動等措施,抓好全市90個集體經濟扶持村發展,召開全市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暨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現場推進會,推行村集體經濟收入與村干部報酬掛鉤機制,全面實現了“空殼村”清零,69%以上的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0萬元,村黨組織發展村集體經濟能力有效提升。圍繞“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的目標,創新“黨建引領、區域融合、抱團發展”的鄉村產業發展方式,形成了以點帶面、連線成片、整體提升的鄉村振興新格局。

強化治理引領,落實鄉村振興保障。按照“網格黨建、精準治理、下沉服務”思路,大力推行網格化管理和服務,健全“行政村黨支部;總支、黨委;—網格;村民小組;黨小組;黨支部;—黨員聯系戶”的村黨組織體系,把黨的工作觸角延伸到基層的每個角落,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推行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民委員會主任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抓好“四議兩公開”、村級小微權力清單等制度落實,不斷深化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切實發揮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領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