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出新動能  共走振興路
——鳳縣實施黨建引領“三聯共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近年來鳳縣堅持黨建引領,大力實施村社聯建、村村聯建、村企聯建“三聯共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模式,探索成立鎮級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就業服務中心,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抱團發展,實現了集體收益、產業效益、群眾利益相融共進、互利共贏。

村社聯建,做強產業。在科學管理、規范經營村集體經濟股份聯合社基礎上,建立“村黨組織+合作社”聯建模式,制定黨建引領村社聯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八條措施,鼓勵引導村域內其他專業合作社、協會等經濟組織與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互持股份、抱團發展,村黨組織把方向、把全局、保用工、拓銷路,合作社謀產業、興項目、搞研發、闖市場,促進村集體經濟走向集約化經營、規范化管理。截至目前,全縣共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228個,村社聯建帶動村集體經濟累計增收600余萬元。鳳州鎮國安寺村與鳳縣沐農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簽訂村社聯建協議,建設千畝花椒示范園,套種800畝辣椒,通過長短結合方式,實現樹上花椒保發展、樹下辣椒促增收,帶動150余名群眾獲得務工收入80余萬元,進入盛果期后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將達到200萬元左右。

村村聯建,抱團發展。堅持強村帶弱村、大村帶小村,發揮黨組織引領和集體經濟組織的輻射帶動作用,在不改變原有行政劃分和自治主體情況下,通過組織同建、產業同推、利益同享,推動農村區域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留鳳關鎮連云寺村、榆林鋪村等4個村開展聯建,整合400萬項目資金打包使用,在榆林鋪村修建林麝養殖基地,林麝存欄突破800頭,帶動4個村集體經濟累計增收超過200萬元,1000余名群眾人均年增收800元。村村聯建后,通過組織活動共同開展、村級發展統籌規劃、產業項目共同實施、收益按股進行分配,集中力量辦大事,抱團發展,村集體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全縣三分之二以上的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過10萬元,8個村達到50萬元以上,大部分村集體經濟總收入年均增幅超過20%。

村企聯建,互利共贏。組織動員社會責任感強、經濟實力好的66家企業通過“聯、幫、帶”行動和“雙向培養”工程與各村“聯姻”。將企業技術、人才、管理、資本等現代要素注入鄉村,將鄉村資產、資源、生態、文化等要素融入企業,推動村企供求互補、聯動發展,實現強村富民惠企三贏局面。唐藏鎮龐家河村聘請聯建企業負責人擔任村集體經濟發展顧問,建議村集體建設廢石加工廠,無償提供采礦產生的廢石,既解決了企業廢石處理難題,加工后的產品也能增加村集體收入。僅此一項每年就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6萬元,同時村黨總支動員村內青壯年到企業工作,增加村民務工收入。目前,全縣村企黨組織聯合開展組織活動200余次,66名企業高管擔任村發展顧問,共謀劃村企聯建項目120個,累計提供就業崗位600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