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縣:黨建引領電商發展
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武功縣立足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結合開展的“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重點圍繞解決好農產品“買難賣難”、價格“過山車”循環出現、信息不對稱和群眾增收難問題,深入實施“黨建+電商”行動,做實黨建引領、招賢引智、孵化培育、快遞進陣地“四篇文章”,率先把電子商務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加速“三產融合”的重要抓手,成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利器”,走出了一條具有武功特色的轉型趕超、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突出“黨建引領”強化組織力。成立了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牽頭抓總、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的電商發展領導小組,組建成立了電商服務中心及其黨組織,建立了“四個一”服務保障機制(即:一名縣級領導包抓一個電商經營主體,一個部門黨組織圍繞電商發展辦一件實事,一個鄉鎮黨委培育一個適合網上銷售的特色產品,一個村級黨組織找出一個農村電商發展領路人),確立了“立足武功,聯動陜西,輻射西北,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思路,提出了“中華農都·電商新城”口號,全力打造“西北電子商務第一縣”,特別是獨創的“買西北·賣全國”的電子商務營銷模式,被評為全國八大縣域電子商務發展模式之一,著力打造西北電商人才培訓基地、西北農產品電商企業聚集地、西部農副特產品物流集散地、西北冷鏈物流倉儲基地,匯聚西北好網貨為武功所用,為電商助力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緊盯“招賢引智”強化支撐力。投資1000萬元,打造集人才培訓孵化、農特產品展示銷售、網紅直播采貨等功能為一體的西北網紅直播基地,匯集了淘寶、快手、京東等平臺直播基地入駐,西北首個抖音電商生鮮和食品直播基地也落戶武功,為特色農產品上行開辟了市場對接渠道。投資22億元建設了占地650畝的電子商務產業園,已吸納包括西域美農、云創智境等電商龍頭企業363家,物流快遞企業40余家,快遞包裝、膠帶廠、金融服務等配套企業20余家。出臺《武功縣鼓勵和支持電商企業助推“三個經濟”發展補助獎勵辦法(試行)》,對縣域內電商企業引進年薪在10萬元(含10萬元)以上、聘用時間超過1年(含1年)的高級管理、運營、技術人才,按照個人所得稅縣級留成部分金額連續3年給予全額獎勵,對電商專業人才引進和培養提供了政策依據。先后招引高級電商專家人才董馳、陳炳先、向丹、陳梁、付平凡等為武功電商出謀劃策,總結、推廣實戰經驗,助力武功電商提質增效。

聚焦“孵化培育”強化持久力。利用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針對我縣待業青年、返鄉創業人群及建檔立卡貧困戶,免費開展電商創業、網紅直播、抖音短視頻營銷等系列培訓活動,累計集中培訓2萬余人次、網絡培訓3萬余人次。與省電商協會組建“陜西省電子商務武功培訓基地”,與團中央合作建立全國青年電商培訓基地,廣泛開展電商創業精英培訓,培育電商創業帶頭人。與團省委聯合發起“青桃云客”電商人才培養計劃,與西安外事學院、咸陽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校政企”合作,面向大學生村官、返鄉青年和在校大學生進行培訓,為武功電商人才培養打下基礎,簽署校政合作協議20余份,覆蓋帶動2萬名高校學生開展電商實踐。依托西北網紅直播基地,啟動“千人孵化計劃”,培訓武功乃至周邊省份孵化直播人才1000余名,提升武功鄉村振興質量。

做活“快遞進陣地”強化品牌力。圍繞實現“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由村級黨組織牽頭,在村級活動陣地提供工作所需場所,建立縣級農村電商運營服務中心、鎮級綜合服務站、村級綜合服務點三級物流體系,完善運營鏈條,強化服務功能,實施快遞進陣地項目,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實現了服務群眾“零距離”這一目標。截至目前,全縣共建成8個鎮級電商綜合服務站和95個村級電商綜合服務點,共有車輛18輛,配送線路12條,全縣183個行政村電商服務站實現“全覆蓋”,有效解決了農村“賣東西”渠道窄和“買東西”不方便問題,打造在全省甚至全國有一定知名度的“武功小子 供銷天下”農村電商服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