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閻良區:高位布局抓整頓 銜接發力促振興

2021年,西安市閻良區堅持將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作為重要政治任務,與鄉村振興一體謀劃、銜接推進,通過高位布局、多點發力、真抓實干,蹄疾步穩推動軟弱渙散向鄉村振興的蛻變。

高位布局“繪藍圖”

站位全局“選點”。立足全區建設規劃,以石川河、清河、荊山塬“兩河一塬”沿線,即閻良區環城生態產業旅游廊道上的“四類村”為重點,通過街道摸排上報、組織部門研判篩選、區委常委會研究審定的方式確定整頓對象,確保找準“病癥點”、選好“發力點”、定實“增長點”。

立足長遠“繪線”。緊盯破解軟弱渙散整頓“敲鑼打鼓響一陣”“撤了就倒軟殼子”的問題,按照“整頓追趕、振興超越”兩步走的思路制定“路線圖”,通過“一茬接著一茬干、一錘接著一錘敲”,著力將“軟弱渙散線”打造為“先鋒堡壘線”。

系統推進“構面”。緊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將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作為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與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系統考慮、銜接推進,通過集中力量建強一批鄉村振興“橋頭堡”“排頭兵”,以點帶面推動閻良區鄉村振興整體突破。

多點發力“強引擎”

選強“火車頭”。深刻把握各村問題特點、干部經歷專長和所在部門單位優勢,堅持“硬抽人、抽硬人”,遴選政治素質強、工作能力強、敢于擔當、甘于奉獻的優秀科級年輕干部擔任第一書記,確保供需精準對接。7名第一書記平均年齡34.7歲,本科以上學歷占比100%、科級占比100%,均為單位業務骨干。

充實“動力源”。在1名區級領導聯村、1名街道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包村、1名第一書記駐村、1個區級部門結對的基礎上,聚焦“項目爭取難落地難”問題,確定1批重點部門幫扶、成立1個工作組整頓,在整頓方案中明確重點部門投放項目、資金、政策類型,如財政部門重點投放“一事一議”項目、住建部門重點投放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等,確保以“訂單責任”落實推動項目資源落地。

增添“潤滑劑”。強化機制保障,建立健全督導檢查、研判調度和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定期召開推進會,聽取進度、解決問題、部署工作;組織部門牽頭,梳理統計各村問題、需求,整合各重點部門資源項目,確保供需兩端精準連接、資源項目科學有效配置。

真抓實干“強堡壘”

抓隊伍壯筋骨。堅持突出強班子帶隊伍抓整頓,建立交心會等制度,加強班子間交流協作;創新村干部實績化管理體系,促進村干部積極干事創業;舉辦“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組織外出觀摩學習等,提升村干部履職能力;扎實建設黨員先鋒隊、黨員責任區(崗),切實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到實處。

抓制度促長效。堅持從建章立制入手抓整頓,建立健全村規民約、村莊管護、服務代辦等制度,認真執行《閻良區村干部管理考核監督實施細則》,扎實落實“三會一課”“固定黨日”“組織生活會”等基本制度,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三務公開”等民主議事決策機制,切實以基本制度落實促進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見效。

抓服務夯根基。堅持將為群眾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化為民服務代理制,實施“紅色便民WIFI”工程,建立“甜蜜家園”便民驛站,提供茶水、雨具、充電等微服務;推進北屯街道李浩村、武屯街道新莊村、關山街道康橋村陣地改造提升,增強承載能力;扎實開展“三問三看三比”“開門一件事”等活動,積極敲門問需、上門解難。

抓治理優環境。整合駐村民警、司法力量等,健全“村黨支部—網格(村民小組)黨小組—黨員中心戶—黨員”治理組織體系,組織認領環境整治、矛盾化解、政策宣傳等崗位,參與村級事務。組織群眾、駐地社會團體、合作社成員等成立志愿者隊伍,動員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軍人、老長輩等建立“五老群眾會”,參與宣傳政策、組織議事、化解糾紛等工作,累計為群眾辦理實事260余件、排查解決矛盾糾紛50余起。

抓基礎強發展。堅持抓好基層基礎建設,7個村總計投放項目39個,投入資金1300余萬元,有力夯實了振興超越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