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灞橋區:先手“四子” 布好大棋局

為切實強化黨建引領,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西安市灞橋區充分結合實際,整體謀篇,細化布局,壓實舉措抓班子、開方子、找路子、聚才子,切實提升鄉村振興黨建拉力、治理定力、產業推力、發展潛力,以高質量鄉村建設推進高質量發展步伐。???????????????????????????????????????????????????

抓班子、強組織,培厚基層沃土。去年以來,以“三規范三強化三提升”為抓手,狠抓基層黨組織建設,班子、陣地、功能全面過硬。落實村干部“1+5”工作補貼,做到應審盡審,應發盡發,最大化保障村干部應得利益。深化組織建設,在各村內小組、巷道建立黨支部(小組)、選派網格員(長),實現黨組織、黨員“兩個覆蓋”,落實組織架構、服務功能“兩個提升”。深化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為鄉村振興培厚基層“肥沃土壤”。

開方子、強治理,優化發展環境。2021年,“一核三治,形體化治理”示范村狄寨街道杜陵村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稱號,灞橋區充分深化和推廣相關優秀做法和先進經驗,扎實開展走訪調研,針對自身實際,對城中村、城鄉結合部重點村、一般農村分類施策,拉緊“五級網格”,強化應急處突,做實志愿服務,做細基層治理。在全區76個村開展多輪次防范和整治“村霸”排查、重點行業整頓,為鄉村振興營造“風調雨順”的發展環境。

找路子、明方向,選定優勢品種。近期,以全市開展“千企聯千村”工程調研摸底工作為契機,灞橋區動員指導全區農村黨組織班子,立足自身實際、放眼未來發展,掌握發展現狀、尋找優勢特點,正視制約瓶頸、理順發展思路、確定各自特色產業。進一步發揮黨建紐帶作用,建立合作服務平臺,實現產業經營“集中連片”,完善產業上下游“交融呼應”,降低發展成本、有效抵御風險。今年2月底,爭取中央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1000萬元,確定了20個村扶持計劃,促進鄉村發展優勢項目“破土萌芽”。

聚才子、強素質,輸送振興養分。去年以來,累計招錄、向街村下派選調生20名,公務員3名,持續充實壯大農村基層工作力量。從優秀村、社區干部中選拔招錄街道公務員5名,暢通村社區干部上升渠道,讓鄉村人才在更高的平臺上推進鄉村工作。為轄區20個非遺項目授予“灞橋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搭建轄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交流學習、非遺展示、直播帶貨、“數字化”傳承的多維平臺,發揮生產能手、能工巧匠、民間藝人等“優秀文化人才”作用,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