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武縣抓住“學、練、考”三個關鍵點,建立駐村干部常態化“大練兵”和聯勤保障機制,以學考練兵提能、聯勤保障暖心,著力解決駐村干部不知抓什么、不懂怎么抓的問題,提升綜合實戰能力。
以學促用筑牢基本功。堅持把提升理論政策水平作為駐村干部“大練兵”的首要任務,多內容、多形式開展學習培訓。按照“缺什么、學什么,少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建立學習清單制度,定期編發工作要點,各鎮(街道)結合實際每月制定下發動態化學習清單,每周在駐村干部微信群推送政策業務知識,借力“微”陣地打造學習平臺;編印《駐村干部鄉村振興“明白書”》,全面梳理產業發展、教育醫療、住房飲水、防返貧監測等基本政策,讓駐村干部學有內容、學有標準。在學習方式上堅持“活”。縣級層面每年舉辦政策業務集中培訓班,對駐村干部進行“全覆蓋”培訓;組建鄉村振興政策業務送學小分隊,將學習“課堂”設置在基層一線,逐鎮(街道)開展政策業務輪訓。建立駐村干部參加鎮(街道)工作例會制度,會前提問基本情況、會上匯報工作進度,確保駐村干部底子清、情況明。
以練為戰找準發力點。堅持將練兵“擂臺”向基層下沉,以練兵促身份轉變、促思想轉變,推動駐村干部克服“過客”心理,由“門外漢”爭當“主人翁”。村內人與人“比武”。采取單項推進的方式,每周確定學習主題,組織駐村干部互相提問、互找不足。建立駐村干部述職評議制度,要求駐村干部在群眾大會上公開述職,開展駐村干部微視頻展播活動,由駐村干部在視頻中談打算、講政策、作承諾,并將視頻在縣鎮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進行循環展播,倒逼駐村干部“以練促學”,不斷提升業務水平。鎮內村與村“練兵”。由鎮(街道)綜合采取實地觀摩、快問快答、現場模擬等多種方式,每月組織駐村干部觀摩1~2個“樣板村”,開展1次基本政策知識測評,抽調駐村干部中堅持原則、勇于擔當的干部組成模擬核查組,現場提問,“挑刺”“找茬”,互學亮點,提高整體水平。縣內鎮與鎮“叫板”。縣委組織部組織各鎮(街道)成立交叉檢查組對“五治”活動開展情況和“大練兵”任務落實情況進行逐村核實,每季度在各鎮(街道)隨機抽取2名第一書記和3名工作隊員組成代表隊參加鄉村振興知識競賽,現場點評、現場打分,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固基礎。
以考敦行鍛造“生力軍”。堅持“三個導向”,圍繞“會謀”考能力、“會說”考口才、“會干”考方法,進一步錘煉駐村干部真本領,鍛造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堅持目標導向謀得好。把村級發展規劃作為駐村干部任期“第一考”,要求駐村干部結合村情,找出特色、找準產業,謀劃發展前景,制定任期工作計劃和產業發展規劃,提升駐村干部謀劃思考和判斷能力,為村級發展把好產業“脈”,開好振興“方”。堅持問題導向說得好。推行“上臺講、現場問、專題考”工作模式,組織開展以業務講座、談心交流、專題考試為主題的“夜學夜講”活動,各駐村工作隊現場交流發言、隨機提問、宣講政策,切實解決駐村干部不敢講、不會講、沒有機會講的問題,做到政策一口清、業務問不倒。堅持結果導向干得好。建立駐村干部聯勤保障員制度,由133名鎮(街道)干部擔任駐村干部聯勤保障員,協調落實各項保障措施,傳授農村工作經驗,組織全體駐村干部深入田間地頭走訪調研,下力氣解決環境衛生、代辦服務、產業發展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駐村干部在實干中學方法、長本領,提升綜合素質。